本报记者潘高峰 江跃中 方翔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怎样的治理才算一流?既要符合城市的特点,也要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昨天,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专题会议。在主题为“着眼五个坚持,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会场内,市委书记李强与市政协委员就这一话题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3个小时互动,21名委员发言,专题会议讨论令大家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特点、上海城市治理的规律和路径有了更深的认识。
交通管理
合理斟酌路权分配 执法体现人文关怀
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服务人口超过3100万,交通始终是城市管理难题之一。第一个发言的市政协委员马驰透露,上海平均每公里道路上就有317.2辆车,虽然每年投入百亿元改善交通,但道路资源远远赶不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在马驰看来,不仅要从技术手段提升城市运营能力,更要从社会治理角度重新考虑路权合理分配,建立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
市政协委员杨雄关注的是交通执法中的人性化问题。他认为现在道路上禁止停车的黄线画得比较密,导致部分地段无法停车,不方便老人、残疾人乘车。在他看来,出行问题代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水平,交通精细化管理中要体现人文关怀,这是一个服务理念问题。
基层治理
居委会工作“太难了” 干部减负刻不容缓
“现在做街道和居委会工作太难了。”有着20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市政协委员陈建兴发言中为基层诉苦——只要与街道有关的事情就属地化,城管、民防、河道、拆违、食品、卫生、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绿化市容等等,连特种设备管理也在属地管理。
陈建兴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最近有部门给街道摊派指标,要完成ETC安装任务,一个街道2000个到3000个不等,不少居委干部挨家挨户去敲门,甚至到车库一辆一辆车去看,还被居民误会是在赚外快。
陈建兴说,因为负担过重,上海居委会社工流失率在20%左右。有的地方片面强调居委干部的文凭、学历和年轻化,也导致一些干部走不进居民,个别居委会行政化趋向越来越严重。在陈建兴看来,新时代社区干部既要讲学历也要讲阅历和能力,既要讲文凭也要讲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既要年轻化也不能一刀切。他建议对于那些懂居民、会协调,自己还想干的居委会干部,年龄大些也不妨多留几年。“要让看到问题的人解决问题,让贴近群众的人更好服务群众。”
法治保障
科学治理法治前行 建议编撰“城市法典”
城市治理科学化的前提是要法治化。市政协常委胡光建议,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之外,上海应该率先编撰和颁布一部城市法典,形成“一法通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胡光说,“城市法典”并不是现行法律的简单叠加。在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第一部“城市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巴比伦古代城市文明的结晶。现代国际大都市像纽约、巴黎都有“城市法典”,把城市百姓的衣食住行、就学、就医、养老以及企业市场准入等最基本的规则编撰在一起,而且每年都会对法典进行更新和补充。
胡光举例说,《上海市献血条例》规定,献血对每个市民是自愿的,但是对企业而言,献血是有计划的,不完成计划将受到行政处罚。“很多企业可能并不知道这个。像这类法律法规就应该从单行本的法规中抽出来,集中到‘城市法典’,让每个城市居民和每个行政执法人员都知道,从而促进依法行政。”
胡光认为,编撰“城市法典”不仅可以梳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系统化编定法律,更新旧法陈规,编撰的过程本身对市民也是非常好的教育。
智能管理
聚焦“两网”提升服务 顶层设计仍待加强
发言中,不少委员提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市政协委员刘其龙认为,加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很强的工作,要出台专项规划,构建由小网到大网最后到全网的构想整体设计,探索形成精细化管理的上海模式。他建议“一网统管”建成后,应该把治理延伸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真正实现做强街镇,做实基础,做活治理。
长期从事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陆月星委员认为,两张网的构建要有系统思维,既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又要积极创新现代管理体制,真正形成现代治理模式。“要考虑横向整合,也要做好纵向连接。”他说,“一网统管”要“做全大循环、做实中循环、做强小循环、做活微循环、做深自循环”,每个循环要有内在良性的动力和活力,要注重激活每个细胞、每个单元的活力。
市政协委员臧熹调研发现,不少社区“大脑建设”都是各区街道先试点,标准模式不一样,数据之间没有办法联通,系统之间无法衔接。有的街道为了采集小区民情和网格化数据,自己开发了两个APP,但只能本街道用,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他建议对“社区大脑”各平台资源进行梳理,加强互联共享。
“一网统管”采集信息的保护也是臧熹关注的问题。臧熹认为,从长远来看,上海应该加强数据采集,尤其是涉及居民个人数据信息采集的立法工作,对于收什么、怎么收、谁来管、谁来用做出明确界定,确保社区智能化治理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