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硕
近期,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消息的传出,与其相关的话题也开始热闹起来。碳背后蕴藏的巨量市场空间也格外引人关注,业内预计,长期来看,我国碳资产交易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万―3万亿元。如此市场规模,也有望支撑碳排放权成为一个全新的大类别资产。
如何把握和布局“碳中和”风口下衍生的板块和投资赛道成为了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事实上,碳市场作为一个新兴投资渠道,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仍较为陌生。不少投资者心中疑问不少:全国碳市场建立以后,个人如何参与碳交易,是否有门槛?是不是意味着,碳交易是除了现有理财投资如股票、基金等方式外,又一种新的渠道呢?
此前,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中提到,个人也可以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之一,可以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
也就是说,碳交易在将来或许将以一种金融投资方式,让更多的普通公众参与进来。
根据此前试点的情况来看,类似于股票交易,个人参与碳交易首先需要向排放权交易提交申请,经审核后开立交易账户,再领取席位号、绑定银行卡、网银签约等一系列操作后,投资者便可通过网上交易客户端和手机APP进行交易。
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碳市场和一般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一市场的政策风险相对较高,参与碳交易的个人需要更高的风险识别能力。
“碳市场的投资受全球经济、能源价格等多种宏观因素影响。”此前有多位专家都作出提醒,现在虽然许多交易所在试点的时候对个人投资者开放,但是实际上碳交易本质上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因为操作市场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投资者不熟悉相关政策、形势,那么投资风险可能会很高。”
另外,从碳交易自身的特点来看,其信息披露程度远不及股票市场,流动性也难以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可行性。
也就是说,从前期来看,碳金融相关产品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参与碳金融市场应该主要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
虽然不宜“直接上阵”,但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落脚到具体行业,结合碳交易对各类行业可能形成的影响,市场上仍有大把投资机会,包括碳检测、零碳排、新能源电动车、碳消耗、绿色建筑等相关概念也被多家券商机构看好。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