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短视频岂容“流量棒”操控? 记忆不能逝去 华北黄淮寒潮触发二级应急响应 迪拜气候大会进“加时”阶段 “12月13日”:不能忘却的共同记忆
第10版:中国/国际 2023-12-13

短视频岂容“流量棒”操控?

赵红玲

“传播虚假信息”“展示不当行为”“传播错误观念”,这三种短视频问题,衍生出无数乱象。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这三类突出问题。

对互联网内容,只有精准治理,才能还广大网民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中央网信办继上月专项整治“网络戾气”之后,本月对短视频以“三个突出问题”为抓手进行治理,也是系列化行动聚焦精准治理的题中之义。摆拍制作、技术生成虚假短视频,对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篡改或断章取义;打造低俗人设、网红恶意营销、展示高危行为;散布错误婚恋观,故意制造性别对立等等,都将成为中央网信办此次治理的重点对象。

平台以流量分发、以算法驱动,短视频的“生计”事实上被平台的“流量棒”操控。流量与利益的结盟,让卖惨恶俗、情色擦边、挑动地域冲突等黑暗内容变成了“流量密码”。据统计,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26.7个小时,相当于每天上网近4个小时。短视频怎可把博眼球、秀下限当“成功密钥”?绝不能让短视频裹挟着阴暗的价值观,将各类平台变成乌烟瘴气之地。

各家平台尤其是主流平台,不能一味地追求点赞率、转发率,必须承担起“流量向善”的社会责任。说到底,平台短视频“流量意识”的变化,要从价值观的改变开始,真正打破片面的流量崇拜。优化推荐机制,解决优质短视频呈现不足的问题;优化流量分配机制,解决算法价值导向存在的偏差,同时要强化平台的审核把关。由此,各平台的短视频问题才可能真正标本兼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