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楼民主投票电梯品牌
“以前老电梯等候时间很久,还经常出故障,现在新换的电梯又快又稳,真是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难题!”家住徐汇区枫林街道临江豪园小区的张阿姨说道。今年,临江豪园小区完成了首批4台电梯的更换工作,后续的电梯更换也在逐步推进。与此同时,小区还顺利完成业委会换届工作。这个有着17年房龄的小区,重新焕发了活力。
扫清两大“拦路虎”保障“上上下下的安全”
临江豪园小区建成于2007年,共有11栋房型各异的居民楼、总计15台电梯。随着电梯相继到达使用年限,部分电梯故障频发。维保在经过相关专业论证后,建议更换新电梯。于是从去年年初开始,临江豪园小区启动部分楼栋电梯更换工作,然而,这项民生工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不少难题。
资金不足是首个“拦路虎”。首批更换电梯涉及2号楼、3号楼和10号楼,其中10号楼维修资金充足,可同时更换两部电梯,但2号楼和3号楼的维修资金仅够更换一部电梯,若要更换第二部,需居民补缴资金。“矛盾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小区物业王经理回忆道。
而电梯品牌选择的分歧则是第二道难关。有的居民倾向选择一线大品牌,质量和维保更有保障;有的居民考虑到资金压力,希望选择价格较低的品牌;还有一部分居民则希望使用现有品牌,方便后续维保。“当时三种意见的居民比例大致相当,协调起来难度很大。”黄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丁玲表示。
为破解这些难题,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各方组成工作组,开启多轮沟通。考虑到资金压力,工作组提出方案,先在维修资金可使用的范围内更换一部电梯,待补贴到位后,再评估是否筹集维修资金更换第二部,这一方案得到了多数居民的认可。而在品牌上,则完全尊重居民的自主选择。
小区两次召开业主大会,统一了电梯品牌,同时明确小区后续更换电梯将以同一品牌为主,方便维保,首批电梯更换方案也顺利通过。
首批4台电梯进入施工阶段,居委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施工流程和时间安排。物业还专门增派一名专业电梯工驻点小区,电梯一旦出现运行问题,保证在5分钟内到场维修。
“通过前期的大量沟通工作,居民不但对更换电梯的施工过程表示理解,更是主动错峰出行,低楼层的居民也主动走楼梯;谁家有特殊需要,都会提前与邻居们沟通。”丁玲介绍道。这种自发形成的邻里协同,成为单梯运行期间的“软性保障”。
今年6月,首批4台电梯全部更换完成并投入使用。9号楼等楼栋的居民看到新电梯的便利后,主动提出更换需求,即便需要补缴维修资金,也全楼一致同意。目前,后续楼栋的电梯更换相关工作也按照“一楼一方案”细致推进。
尊重规则、引领自治选出小区全新“当家人”
与更换电梯几乎同一时间,原业委会任期届满。临江豪园小区业委会换届也提上了日程。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有约定:小区业委会不得连选连任。“按照小区的议事规则,新一届业委会将全部为新成员,如果换届不顺利,不仅电梯更换工作会受到影响,后续小区各项事务的推进也将受阻。”丁玲表示。为确保换届工作有序开展,小区各方提前半年便开始筹备。
换届的当务之急就是“人选难寻”。为找到合适的候选人,居民区党组织联系换届改选小组成员,通过推荐、自荐等方式,鼓励有责任心、有时间、有专业能力的业主主动担当。候选人落定后,换届改选小组严格按照程序推进改选工作。相关公示公告不仅张贴在小区公告栏和电梯间,还通过业主群、电话通知等方式告知每一位居民。投票阶段,楼组长、志愿者和居委干部两人一组上门送票,有力保障了每一位业主的投票权。
今年4月,临江豪园小区业委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7名新成员全部到位。他们迅速进入角色,与上一届业委会做好交接,在电梯施工监督、维修资金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制度,及时向居民公示小区事务,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小区工作的信心。
如今的临江豪园,居民出行更便捷,邻里关系也更融洽。未来,小区“三驾马车”将继续协同推进后续楼栋电梯更换工作,同时探索更多自治新路径,让这个老商品房小区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记者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