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超声波雾起 能见度骤降 在天台小屋破解上海PM 2.5成因
第10版:科创上海 2019-07-29

超声波雾起 能见度骤降

国内最大能见度模拟舱就在上海,10分钟内可降至10米以下

实验方舱内,通过超声波造雾可以在10分钟内将能见度降到10米以内采访对象供图

10分钟内,模拟能见度可降至10米以下;30分钟内,模拟能见度又能从10米迅速上升到10公里以上。近日,试运行三年的国家气象计量站能见度计量检测实验室(上海)(以下简称实验室)通过了来自计量、军队、铁路、民航、高校和气象等相关领域专家的业务能力论证。据介绍,这是国内首家能见度检测与标校业务实验室,填补了国内能见度仪检测与标校的空白,截至目前已承接了市场上10余个产品型号能见度仪的检测和标校。

最大的能见度场内实验舱

实验室坐落在延安西路上的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里。长20米、宽

3.5米、高3米的能见度环境模拟方舱,是实验室的主体。这个立方体“大家伙”由5000多个零件、10节舱体组成的,方舱内还设有包括透射式能见度仪和标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等在内的50多组光学电控设备。通过超声波造雾,实验舱内可以人工模拟稳定的云雾、降雨环境,为能见度仪校准提供高标准的测试环境。

“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能见度模拟舱,在国际上也很少见。”中国气象局上海物管处标准与技术发展科科长褚进华介绍说,能见度是雾霾天气判断的主要气象要素。“国内外的能见度检测大多放在户外,能见度500米以下的天气更是可遇不可求。受刮风、下雨、灰尘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检验的效率也会变低。”

如今,在实验舱里,10分钟内就能人工模拟出10米以下的能见度环境,30分钟内能见度又能迅速上升到10公里以上。褚进华说:“从检测到报告出炉,大约只需花上2天时间,舱内能一次性同时检测8到10台仪器。”

1.5公里以下10%相对误差

近几年,所有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环境气象站、交通气象观测站都已经配备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褚进华说,以前,能见度仪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同的设备观测数据存在不小的误差,曾送到实验室标校的两个产品的能见度测量结果居然差了1倍。2014年起,中国气象局上海物管处就开始探索建设我国首家能见度计量检测实验室,光是图纸就设计了500多份。整个实验室的建造花费了2年的时间,2016年开始投入试运行。

褚进华说,“实验室不直接参与气象站、交通站等站点观测,但可以给送检仪器提供方提供一个校准结果。目前,实验室对1.5公里以下的能见度校准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1.5公里到10公里的能见度校准相对误差为20%以内。如果送检的设备先进,相对误差可以缩小到5%以内。”

未来建立一套国家标准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装备处处长赵均壮表示,此次论证标志着气象部门在建立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计量保障业务上迈出关键一步。“实验室通过业务能力论证不是终点。它仍然是‘试运行’状态。”褚进华说,目前,实验室所做的检测和校验摸索总结出来的成果,相当于是提供一个行业标准。“下一步,实验室争取早日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CNAS认证),制定出一套国家标准。”据了解,未来,实验室还将引入更多新的装备,增加人工模拟场景,包括测试雾霾天气能见度的PM2.5气溶胶颗粒环境,测试海洋能见度的海汽环境等。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