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是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近期,武康居民区审议表决并全票通过了《武康居民区非机动车管理规范公约》,这是继《武康大楼居民公约》《武康开放式社区软法指引》后,武康居民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软法善治功能的又一创新举措。
从“源头”梳理“小”问题
《武康居民区非机动车管理规范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如何形成的?在审议表决现场,武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柏祖芳为大家介绍了《公约》制定的全过程。
在武康居民区,仅0.08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就有着300余辆非机动车。湖南街道和武康居民区积极将软法治理方式与片区治理力工程相结合。
在硬件上,湖南街道广泛开展各类专题会议、现场会、居民讨论等,并逐户走访征询居民对充电设施建设方案的意见,并在武康居民区附近建立8个“异地共享”充电桩点位。除了集中式充电柜,街道在居民楼公共区域张贴《湖南街道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场所点位索引》,便于居民寻找充电点位。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制定《公约》,武康居民区向街道申请了“居商共治管飞线 安全充电你我他”小微自治项目。
把“民主”贯穿全过程
非机动车管理既要重“硬件”也要重“软件”。项目启动后,工作人员积极开展需求调研工作,对辖区内电瓶车数量及充电情况进行摸底,向居民、沿街商铺广泛发放调查问卷,梳理出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许多居民一致呼吁,应当制定《公约》规范非机动车停放。为此,在街道司法所的大力支持下,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结对律师,共同起草了《公约》(初稿),在向居民、商户征集意见后,自治小组进一步完善《公约》内容,形成了第二稿。
今年9月,《公约》建立意见征询会在武康居民区召开,街道司法所、居委干部、结对律师与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再次对《公约》初稿进行意见征询。在律师和司法所的带领下,商户代表和居民代表逐条审阅《公约》条款,积极发表意见,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深度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
让“软法”展现“硬”实力
“楼道畅通不停车,非线充电有风险。商户门前不充电,扫码扫地更方便。充电专区请遵守,平安出行最关键……”在此次审议表决会上,与会人员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全票通过了《公约》,全体人员在楼组长陈玲娣的带领下齐声朗读《公约》内容。
为了更好地推广《公约》,在审议表决会上,社区工作者与自治团队一同为辖区内拥有非机动车的居民代表、沿街商铺的工作人员代表进行了挂牌,同时发放了《公约》宣传册。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规范大家使用非机动车的行为,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停放等良好习惯,并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未来,武康居民区将继续秉持居民自治理念,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有序、和谐的居住环境。
记者 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