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用尽一切办法爱护我们的赛事
第A10版:校园足球 2019-11-20
大足赛事促进高职校园足球文化发展

用尽一切办法爱护我们的赛事

吴钧雷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足球队赛后合影

学生自己制作的海报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在半决赛中 实习记者 吴钧雷 摄

本周一,2019上海市大学生校园足球联盟联赛高职组比赛落下帷幕,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比0战胜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最终获得冠军。还记得四年前,高职组的第一次出现成为完善大学生足球竞赛体系的里程碑式改革,为高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足球舞台。四年过去,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足球已成了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版撰稿实习记者吴钧雷

宣传视频、赛前海报都要抓

校园足球文化魅力十足

在本届赛事的11个承办赛区中,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最与众不同的。在赛事开始的第一周,城建的球队经理人们根据第一轮比赛的视频素材自发制作了一个简短的宣传视频,引起了各个学校的关注;在之后的每轮比赛中,他们都制作了该赛区的宣传海报,并在比赛前一天发布给高职组的所有球队。这样的现象在各个赛区中是独有的,也受到了很多球队教练的称赞。

城建职业学院的教练孙小龙对此表示说,身为高职足球的一分子,也身为高职赛区的承办方,就应该“用尽一切办法来爱护我们的赛事”。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足球赛事中来。“球队经理人可以在比赛之余用别的方式参与进来,让他们在场外也有参与感,同时这些视频和海报也能为城建足球、高职足球的宣传尽一点绵薄之力,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目前高职组的比赛已经开展了四年,今年也是我们城建第三次担任赛区承办工作,但是学校中愿意踢球的学生还是比较少,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高职校园来说,如何能让足球文化在校内得到良好开展,是一件重要的事。孙小龙希望在承办赛事的同时,能借助视频与海报的传播吸引更多的同学来观看足球比赛,找到足球的乐趣,并最终参与进来。

如今可以看到,城建足球也得到了更多人关注,加入进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在现在报名参赛的球队中,只有三名是大三学生,其他的都是大一和大二学生,球队的阵容结构也随着更多新学生的加入变得更为合理。孙小龙在校内为那些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了足球课。与很多学校不同的是,足球课不仅仅在室外进行,有时也会在室内进行理论课。“上足球课,不能仅仅教授踢球技术,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看懂球,如何进行技战术分析,如何去理性看球。所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孙小龙说道。

在校园足球文化的不断摸索中,城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踢球能力和看球意识,通过制作视频、海报等方式拓宽学生参与足球赛事的途径。可以看到,城建学院在承办赛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大学生足球联盟的赛事平台来发展自己的校园足球。孙小龙认为,这样难得的机会抓不住就错过了,“如今属于高职学校的正规足球赛事本来就少,没有比赛的锻炼学生很难提高;有了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这个市级层面的平台,就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做好足球文化的推广。”

“约球文化”兴起 促进共同进步

在高职组的赛事微信群中,有一位教练特别活跃,经常在比赛结束后与各队的教练交流,他就是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足球教练相凯朝。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今年第一次参加高职组比赛的队伍,他们与震旦的比赛结束后,相凯朝对他们说:“你们第一次亮相,踢得真的很好,战术设计得也不错,只是运气差了一点,期待日后以球会友。”而震旦与城建的比赛结束后,相凯朝也向城建发出了“约球”邀请,城建的教练孙小龙也笑着表示:“约球的话,随时欢迎。”

在相凯朝的眼里,约球的目的,就是抓住一切比赛机会来强大自身,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享受足球比赛的乐趣。“我们震旦这支队伍成立了五年,每年都参与到大学生足球联盟的赛事中来。一开始踢球的人特别少,只能勉强凑出一个主力阵容,所以踢得很差,只能扮演一个‘送分童子’的角色。”他笑着说,“但这个情况每年都有好转,有了比赛就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我们踢得也越来越好。”

竞技体育以胜利作为最终目的与追求,但相凯朝认为,校园足球决不能把追求成绩作为唯一的目标,胜利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真的不能只看成绩而忽略其他的,足球只是这些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在逐渐的进步中得到很多其他方面的收获。进步最重要,多比赛就能多进步,这也是我喜欢找其他学校约球的原因。”他说道。

震旦职业学院在日常的足球训练之余,经常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两支队伍约球,三方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提高。当然,是否真正取得了进步还是需要正式比赛来验证,相凯朝表示:“大学生校园足球联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办赛很紧凑、仪式感也很强,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一个检验自身的机会。从今年的表现来看,我们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震旦从昔日的“送分童子”变成了最大的黑马,去年取得四强的成绩,今年更是冲入了决赛。唯一遗憾的是,决赛中震旦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都压制着对手,却因为一次反击中的失误让对手锁定胜局,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

高职学生三年即毕业,因此胜利对他们来说显得更为珍贵。比赛结束后,9号队员聂际康坐在场边许久,不愿离去。他将球衣、球鞋、参赛证等整整齐齐放在草坪上,拍了一张照。最后一次有机会参加高职组的联赛,却遗憾错失了冠军,内心的滋味并不好受。身后的相凯朝看到这一幕,他说:“我们每年都会在学期结束前踢一场队内球赛,给大三的队员办一场退役仪式。这也是校园足球的一部分,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做法,也算是对于他们足球生涯的美好收尾。”

依托联盟平台

促进高校足球氛围提升

在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的五年发展历史中,一直有高职组的身影。2015年的秋天,高职组别的各个队伍第一次加入到大学生足球的氛围中来,参与到校园组别中,与本科院校同台较量。一年后,高职组别独立出现在大学生校园足球的舞台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赛事,同时上海成为全国首次出现承办地区高职组足球赛事的地区,进一步完善了市内大学生足球竞赛体系,算得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近年来,高职组的赛事开展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每年的参赛队伍数量较为稳定,各支队伍在相互切磋中不断提升着自身实力,赛事观赏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虽然目前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被分为两个组别,也依然有机会在正式赛场上碰面。每年上半年进行的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中,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队伍就被分在一起,进行跨组别的足球赛事较量;而在下半年的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中,高职组则成为独立的赛事,展开组内竞争。下半年的比赛中获得冠军的高职队伍,有机会代表上海进军全国高职足球赛事的舞台。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竞赛部负责人王文胜表示:“这样的赛事设计,让每支队伍每年都能在赛场上遇见更多的队伍,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随着这项市级层面的正规赛事逐年开展,各高职院校也开始注重校内足球活动的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现象,”王文胜说,“其实我们并没有对于各院校的足球文化发展做出过多引导,而是专注于赛事的筹办层面,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赛事平台来展现自己,但这也恰恰带动了各学校的参与积极性,使得高校足球氛围的方方面面都有提升。”在大型赛事的刺激下,各院校自发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足球文化,找到了适合的途径开展校内足球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足球赛事中来,这对于高职足球、上海足球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