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届的冠军分别由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的队伍摘得,今年的冠军则归属于上海交通大学。
比赛只是一个载体,能让大学生投身到台球运动这样有益的体育项目,把运动健身的兴趣有效地延续下去,成为一种“终身爱好”,这才是办赛最大的意义。
本版撰稿 实习记者 吴钧雷
11月23日,2019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暨第四届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开幕式在上海理工大学杨浦校区举行,这是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自创办以来连续第四年成功举办。
比赛统一使用普尔8球的规则与球台,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来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乐峻辰获得了男子个人赛的冠军,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张瑜获得了女子个人赛的冠军,同样来自交大的“61秒”队获得混合团体赛的冠军。
台球运动在上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人都喜欢在茶余饭后来到台球房打上两杆,台球的普及度非常高。但是,上海高等院校始终是上海台球运动发展中的“真空地带”,为了补齐这一短板,上海市台球协会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仔细研究,最终在2016年成立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
事实证明,台球运动在高校领域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首届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覆盖了37所高校,辐射高校人群多达5万余人,当年的赛事报名人数非常多,成功完成台球运动推广、普及的目标。与此同时,上海市高校台球联盟应运而生,由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台球力量的整合与发展。
“多年的工作中,我们力所能及地对全国斯诺克青年锦标赛、上海市斯诺克排名赛、上海市斯诺克让分赛、上海普尔8球公开赛、MBA阳光体育联赛台球赛事等多项赛事投入支持,希望促进上海台球运动的进步。”上海市台球协会副会长葛善根在开幕式上说道,“台球极具竞技欣赏价值,也具备文化内涵的渗透力。台球运动所特有的绅士精神、在逆境中不服输的精神和勇于赶超的精神会对青少年成长有巨大帮助。”
在学生组的赛事中,混合团体赛历来是比赛的看点之一,每支队伍由三男一女组成,比赛中依照男单、混双、男单、男双、男单的顺序进行五轮比赛,每轮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同时附加了每单场比赛抢2的规则。复杂的赛制更考验每支队伍的默契配合,比赛悬念丛生。前三届的冠军分别由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的队伍摘得,今年的冠军则归属于上海交通大学。
同时,教职工组别的加入首次实现了上海台球运动对高校人群的全覆盖,这是该项赛事经过三年时间的沉淀后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必然结果。若爱好台球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比赛,爱好台球的教职工也应该有机会加入到赛事中来。上海市台球协会经研究发现,高校教职工确实存在参赛的潜力,例如交通大学早就拥有了自己的教职工球队。于是,今年的比赛中第一次出现了高校师生同场竞技的场景。
除了教职工组别的比赛,今年还推出了“击出青春、拍出活力”上海市台球协会大学生抖音大赛。上海市台球协会对此表示,比赛只是一个载体,能让大学生投身到台球运动这样有益的体育项目,把运动健身的兴趣有效地延续下去,成为一种“终身爱好”,这才是办赛最大的意义。
交大“61秒”队摘得团体桂冠
多一秒就多一份对台球的热爱
本次比赛中,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女子个人赛的冠军张瑜和混合团体赛的冠军“61秒”队都来自交大。
“61秒”队在淘汰赛中保持了非常稳健的发挥,二号男单赵允超和三号男单王宽保持单打战绩全胜,确保队伍过关斩将。半决赛面对去年的冠军,在决胜轮才分出胜负:王宽凭借出色的准度和抗压能力,在手握赛点的情况下,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成功完成开球清台帮助队伍挺进决赛,并最终第一次为交大举起了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团体混合赛的冠军奖杯。
谈及“61秒”的由来,成员赵允超笑着说:“它的意思是对台球的热爱多一秒。”这支队伍的四个人来自航空、医学、计算机和网络安全四个专业的硕士与博士,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依旧没有放弃对于台球的热爱。“我们队里两名硕士生最近忙着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事,两名博士生也一直呆在实验室里研究,只能挤出一点时间来打打球,消遣一下。”
“我们这些同学接触台球都挺早的,但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全靠自己的摸索,看赛事直播去学习怎么打球。”赵允超说道,“对我而言台球是一个最符合我性格的运动,没有其他运动那么激烈,安安静静地打几个小时会感觉很放松。”他最喜欢的球员,是罗伯逊和“火箭”奥沙利文,“今年清明假期我专门飞去北京看了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看到决赛中罗伯逊捧杯特别开心;9月份本来想去看上海大师赛,可惜决赛门票卖得太快没抢到,没能目睹奥沙利文夺冠。”
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主校区,有一个校方运营的学生服务中心台球厅,由一批热爱台球的同学自主管理。现任的台球厅主管张瑜,也是本次比赛女子个人赛的冠军获得者。球厅里有12张美式球桌和两张斯诺克球桌,平时基本都满员,想要打球一般都要提前预定。“球厅也举办比赛,每年都有新生赛和个人赛,能把学校里所有爱好台球的朋友都聚集到一起,氛围特别好。”赵允超说道。结合交大校内热闹的台球氛围,也就不难理解他们是如何获此佳绩的了。
上海理工大学首次承办台球赛事
社团发展助力普及
为期两天的比赛中,所有参赛学生在上海理工大学杨浦校区汇聚一堂,切磋球技。这是该校第一次承办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开幕式上,上海理工大学体育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冯慧春表示:“上海理工大学是高校台球最早的参与者、实践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项赛事踏准了社会时尚的节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为上海高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冯慧春介绍,上海理工大学历来重视体育教育,而体育社团是重要的育人载体和实践平台。“我们的学生一共组建了29个体育社团,覆盖了非常多的体育项目。其中台球协会一直是校内的明星社团,是一个拥有300多人的大组织。”校内安装了四张台球桌,为学生们提供了活动空间。他们也自发地组织台球活动,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上海理工大学一直在参加各类市级台球活动,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去年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子组冠军的正是来自上理台球协会的成员。
体育课程的改革,也是促进校园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方面上海理工大学走在了前沿。体育运动只有在比赛中才能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并激发“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以赛代课”制度的兴起,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体育热情。在本次高校台球锦标赛的混合团体赛中,上海理工大学一共有六支队伍参与报名,是各高校报名队伍数量中最多的,足以看出台球运动在上理校园的普及度与学生对于台球的热情。
“十分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与信任,让这项赛事引入了上海理工的校园。我们也让爱好台球的学生们参与到赛事保障与服务工作中来,确保比赛圆满成功。”冯慧春表示,以体育运动为契机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教育也是必要的。“上海理工大学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协同发展,学生们若能全力以赴地参与到赛事保障中来,能帮助他们培养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台球极具竞技欣赏价值,也具备文化内涵的渗透力。台球运动所特有的绅士精神、在逆境中不服输的精神和勇于赶超的精神会对青少年成长有巨大帮助。
——上海市台球协会副会长葛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