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总结·球队
就前七轮比赛而言,广州富力的表现最出乎我的意料。原本按照前两年的发挥,富力就算不能在这个小组冲击前四,也应当有一定的竞争力,起到搅局者的作用,哪知道七场比赛一踢,它搅的只有申花的局。富力以往的特色是大开大合,这赛季,球队防守一如既往地糟糕倒罢了,进攻也没往年好了。随着扎哈维的离队,富力接下来的境况只会更加困难。不过,由于今年赛制特殊,第一阶段的成绩不会对降级名额产生影响,小组第五名和第八名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富力很可能索性放开了踢,先过了第一阶段的比赛,在第二阶段引进一些实力球员,帮助球队改头换面。
同样的还有天津泰达。我并不认为泰达会在本赛季降级,这支球队是有实力的,只不过因为外援的关系没有取得好的开局,中途换帅以后又难以立马反弹。或许泰达会和富力一样,先把第一阶段熬过去了,等第二阶段再好好为保级而战。
表现比较好的两支球队是青岛黄海和武汉卓尔。黄海开局不佳,直到吴金贵指导接手,球队战斗力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这说明阵中球员是有能力的,再加上找到了合适的比赛方法和节奏,全队上下信心和士气都高涨起来,这对于一支升班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有时候,黄海队员的纸面实力或许不如对手,但全队有了信心和信念加成,拼劲用到了点上,展现出的效果就不会差。
卓尔和黄海有些类似,人就这么些人,外援也算不上顶尖,但在李铁和何塞的带领下,球队已经慢慢成型了,就算不是一支强队,也是根“难啃的骨头”。现在的卓尔,球队整体的技战术已经稳定,教练对每位队员的技术特点也比较了解,球队接下去的发展不会太差。
半程总结·比赛
七轮过后有两场比赛让我印象较为深刻,一场是国安与上港的“京沪之战”,另一场是申花与苏宁的比赛。这两场比赛,两支上海球队都是从场面上不占优到最后拿下比赛,充分展现了球队的韧性和对场上机会的把握能力。
同时,这两场比赛的内容也很丰富。就拿上港与国安一战来说,上港和国安交手过那么多次,尽管大多数时候都能赢球,但比赛场面往往比较被动。这场比赛,上港的反击很到位,这说明球队在面对国安时有一定的心理优势,知道了以什么样的方式顶住压力、应对场上局面,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能力的提高。申花与苏宁的比赛同样如此。
这是两场很难打的比赛,稍有闪失或分寸把握不好,就可能马上丢球,因此能保持比分的领先,能把比赛赢下来,就是值得称赞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两支上海球队做得都还不错。
半程总结·球员
广州恒大的保利尼奥和青岛黄海的亚历山德里尼是前七轮中我比较认可的两位外援,前者不用多说,后者作为一名新援,对黄海的帮助是很大的。
不过,截至目前倒是没有什么太出挑的年轻球员。今年若要评选最佳新人,至少从前七轮的比赛来看,很难评选。从各队用得较多的小将来说,山东鲁能的郭田雨还算不错,现在也能有进球,可以期待一下他后半赛程的发挥。令人印象比较深的还有申花的温家宝,在加盟申花之前,他没能在中超赛场获得太多机会,这赛季倒取得了崔康熙的信任,七轮比赛都有出场,其中五场首发,发挥也算得上稳定。
或许等到下半赛程,各队还会陆续起用一些新的年轻球员,届时可以期待出现一些表现亮眼的小将。
半程总结·生活
上港和国安的比赛首次开放球迷入场,哪怕只有几百个人,也能给到球员和封闭比赛完全不同的动力。上港方面,李圣龙、奥斯卡等人的家属也到场观赛,就算是远远看上一眼,对已经在蓝区关上一个多月的球员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心理慰藉。
现在的这批中超球员,基本上都是第一次经历这么长时间的赛会制比赛,在我看来,此般封闭管理的特殊性在于不能上街。以往我也参加过赛会制比赛,但比赛完了,我们能去街上逛逛,释放一下自己的压力。而今年的联赛是绝对封闭的,球员有很多压力难以调节,比如以往比赛打得不好,可以通过回家和家人朋友聊一聊其他的事情来缓解心情,很快便能调整回来,但现在他们只能和队友、教练聊天,聊来聊去还是比赛和训练,这就很难迅速排解压力了。
好在足协也在为球员着想,在两大赛区布置了很多娱乐设施,同时也举行了一些电竞、台球比赛,尽可能帮助球员调节乏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