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新东家大手笔签港脚 绿城队恰有冲超之意 二十七载长相守,唯有“申花”扑鼻香 钱景黯淡,足协再开绿灯?
第A07版:中超 2021-02-10

钱景黯淡,足协再开绿灯?

赵睿

专题撰稿 特约记者 赵睿

中国足协下发通知,要求俱乐部在2月28日之前提交2020赛季一线队工资奖金发放确认表。此前中国足协规定的交表最后期限是1月29日,考虑到俱乐部普遍存在的实际困难,以及少部分俱乐部提出暂缓交表的请求,中国足协最终将交表的最后期限定在2月底。

通知强调,欠薪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切实保障球员利益不受损。如果暂时无法完全解决欠薪问题,俱乐部须提交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俱乐部股东要对该方案进行担保。

对于各个俱乐部提交的2020赛季一线队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工资奖金发放确认表的准确与否,相信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做出不同的解读,但是,作为中国足协、职业联盟筹备组来说,采取“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可能会行不通。这和执规不严、不能一视同仁等贬义词没关系,因为没人愿意看到职业联赛搞不下去的悲剧发生,而且一旦那样的话,更背离了搞准入制度的初衷。如何在“不欠薪”和“让俱乐部活下来”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才是最终目的。

对于处在严重财务危机的职业俱乐部不适用,因为薪酬的支出不是仨瓜俩枣,打扫一下家底也就够了。大约是2020年的这个时候,作为俱乐部副总的李玮锋曾说过:“我有时想,把房卖了,给球员发点钱。再一想,也不够啊!”再往前,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哪家俱乐部退出都是因为一个“钱”字,明白人都清楚是怎么回事,无需赘言。可见,各俱乐部薪资支出都是“压力山大”,缺钱也是常态,根本不是什么“限投限薪”和“俱乐部名称去企业化”造成的困难,没有新规,照样是活不下去了。

中国足协、职业联盟筹备组、中超公司于1月28日紧急下拨了平均700万元的2020年中超联赛分红,缓解各俱乐部面临的巨大财务压力。据了解,部分上赛季欠薪比较严重的俱乐部在分红到账后,给一线队球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发放了部分拖欠的工资,年总得让人家过,至于钱多钱少也算是俱乐部尽力了。

俱乐部缓口气,职业联盟得重规划

中超俱乐部面临的困难,其实还不仅仅是欠薪,2021赛季运营支出的钱从何而来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按照中国足协最新出台的规定,俱乐部单季运投入上限是6亿人民币,打个对折也还有3亿元之多。

日前有消息称:中超的转播费也被拖欠,转播平台的态度也比较强硬,要钱没有,爱上哪告上哪告去。这则消息真伪尚待核实,不过,中国足球的“钱景”困难应该是不假。也许,一段时间之后回头看,2021赛季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相当困难的一年,但可能还不是最糟糕一年。

其实,中超俱乐部不是没有低成本运营较成功的先例,例如上赛季的石家庄永昌,上赛季的总投入大约是1亿元左右,外援实惠、本土球员实用,维持了较高的性价比,被中国足协点赞,是中超“中小俱乐部模板”。2021赛季中超联赛第一阶段采取赛会制,中国足协、职业联盟筹备组不排除后面仍采取赛会制的可能,帮助俱乐部减少支出。而且,据透露中超分红的预期要好于2020赛季,如果加上一些俱乐部自身收入以及母公司的加持,完全可以复制永昌的生存模式。永昌上赛季降级原因比较复杂,姑且不说,本赛季初步确定的中超升降级名额为“0.5+0.5”,即中超第15名、第16名与中甲第三名、第四名打附加赛,中超打中甲,前者获胜的希望远高于后者。所以,中超低成本运营的俱乐部今年迈过准入关之后,赛季运营和保级的压力要比以往小不少。'

未来的中超将进入一个时间难以准确量化的调整期,不堪重负的俱乐部尤其是那些中小俱乐部有了一个缓口气的时间,但首先是确保俱乐部能够度过这个冬季,即将走上前台的职业联盟也需要重新谋划发展路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