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陈嘉明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李冰
4月19日,中午,上海申花俱乐部康桥训练基地。
结束了出征前最后一次训练,崔康熙迈着跟平时一样的步子,慢慢从康桥中心场地走向旁边的申花楼。看台上的球迷有人喊着崔康熙的名字,有的高呼“申花是冠军”,老帅微笑着挥了挥手作为回应。就在这时,场边有人用英语问了一句“ARE YOU READY FOR THE NEW SEASON(为新赛季做好准备了吗)畾”老帅没有任何犹豫,点了点头回答道:“YES(是的)!”
昨天下午,在苏州完成了进驻赛区后第一堂训练课的申花队上下,也已经做好了从备战到实战的调整。两天之后,崔康熙和他的申花队,也将带着一颗渴望冠军的心,登上新赛季的中超舞台,开启他们的“SHOW TIME”。
放弃踩场,坚持“康熙节奏”
在崔康熙的眼皮子底下,跟去年刚到申花队那会儿相比,曾诚瘦了将近十公斤。
“在迪拜跟申花队会合之前,曾诚和冯潇霆的训练并不系统,虽然两个人一直坚持自己训练,但效果肯定不如跟着球队一起练,然后到中超联赛开始之前,他(曾诚)减了大概有5公斤左右的体重。”一年之后,对于基本从头至尾参加了申花队整个冬训的曾诚,用一位俱乐部人士的话说,就是他的变化“肉眼可见”:“这次他又瘦了差不多5公斤,在教练的调整下,整个身体情况和竞技状态都非常好。”
事实上,不光是曾诚,包括吴曦、阿德里安、巴索戈和约尼奇这些新加盟的内外援,都已经熟悉适应了崔康熙的技战术打法和要求,整个球队也按照韩国主帅“设计”的那样,开始步入属于他的“康熙节奏”,尤其是在训练和热身赛的安排上面。“之前我们也有过疑问,为什么一直不安排热身赛,又不是没有对手。”
与其他球队从3月中旬便开始频频打热身赛不同,一直到4月初,崔康熙都按兵不动,不过俱乐部方面对他的决定依然选择了支持:“作为一名拥有丰富执教经验的老帅,崔康熙肯定有自己的想法,球队的整个备战,都是围绕着联赛来进行的,他知道怎么更好地调整队员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申花队中有曾诚、吴曦和曹赟定参加国家队集训,作为自己战术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三枚“棋子”,崔康熙更希望等到阵容完整时再打热身赛,这也方便他从整体层面上对所有队员和场上位置进行考察,而且按照队员的说法,在新赛季中超赛程出台之后,教练组在训练当中进行了一些调整,备战也明显更有针对性:“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按照教练的要求好好训练,到了场上认真贯彻执行,全力以赴打好比赛就是了。”
按照崔康熙的要求,申花队放弃了22日前往昆山体育中心踩场的机会,一来球场距离申花队下榻酒店距离较远,来回需要三个小时;二来去年联赛第二阶段申花在那里打过比赛,队员对场地并不陌生,球队将在平时训练的那块场地上,继续按照“康熙节奏”完成与北京国安队赛前的最后一练。
先保亚冠资格,再冲击冠军
球队出征仪式开始之前,申花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一直都在犹豫,要不要把“争冠”这两个字说出来。
争冠的想法一直都有,包括算不上成功的2020赛季,毕竟在吴晓晖看来,只要这支球队的名字叫“上海申花”,就有责任和义务去争取最好的成绩和荣誉。“我们作为上海的球队,作为申花队,不可能没有压力的,所以俱乐部之前已经确定了我们新赛季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通过俱乐部上下共同的努力,我们要让球队再次回到中超第一集团的行列,要确保球队获得2022赛季的亚冠参赛资格,同时有机会的情况下,希望我们球队冲击一个更高的目标,向联赛冠军发起冲击。这不是我个人的目标,这是我们俱乐部自上而下共同的愿望,这也是所有申花球迷期盼和认可的目标,我们会为之努力的。”
最终,吴晓晖还是将申花队2021赛季的目标“锁定”在了争冠上面,尽管他的心里也很清楚,即便上届冠军江苏队宣告退出,尽管“八冠王”广州队这个赛季只出不进,但是在山东泰山和上海海港、北京国安这些老对手同样纷纷招兵买马的情况下,在沧州雄狮和深圳武汉这些昔日的“弱旅”憋足了劲想要换一种活法的情况下,申花队争冠的压力和难度不但没有减小,竞争反而会更加激烈。
也正因为如此,在将申花队将帅送上“战场”之前,吴晓晖强调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拼”。“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在人员方面有了一定的补充,但是申花队的阵容与我们的目标还有竞争对手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所有的球员和教练团队立足于拼,拼每一场比赛,拼场上的每一分钟,不管对手是谁,大家都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谁状态好,谁就有机会上场
“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思想上的,队员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跟我们说,跟我们沟通。”跟上赛季一样,申花俱乐部总经理周军和副总经理徐维在19日下午跟教练队员一起,坐上了开往苏州的球队大巴,开启了新赛季的征战之旅。
不过,不管对球员还是俱乐部高层来讲,都有一个“禁区”,那就是球队的技战术打法和人员安排,这是专属于主教练崔康熙和教练组的区域。事实上,对于主教练权威的维护,俱乐部高层一直作为球队建设的重中之重,不管外援还是国内球员,都要服从教练的指挥和安排。过去,曾经有队员因为训练态度不够端正、在比赛中没有达到要求以及执行战术纪律不够严格等原因很少获得上场机会,但俱乐部高层坚定地站到了教练组这一边,要求队员更多地从自身寻找问题,用自己的努力和表现重新获得教练的信任。
今年的冬歇期,申花俱乐部依然保持着“买买买”的节奏,引进了巴索戈、阿德里安、约尼奇、吴曦和金洋洋等七名内外援,再加上去年的冯潇霆、曾诚、于汉超和赵明剑等人,相当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给球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这种情况下,除了行动上的步调一致之外,教练和队员之间、新队员和老队员之间能否齐心协力,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整支球队战斗力的发挥,在这一点上,一直秉持着公平原则的崔康熙也让队员相当信服。“俱乐部领导和崔指导一直都在强调,人员在变,但追求胜利的决心不会变,每个人都要为球队这个集体做出贡献,而且在队里,机会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不管名气大小,不管老队员还是年轻队员,能不能上场比赛,教练看的就是训练,谁态度好,谁状态好,谁就有机会上场。去年这样,今年还是这样。”
■第一线
医务组
搬去全部家当
新赛季中超联赛的球员名单之后,申花队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尽管队中有何龙海这样到今年下半年才年满20岁的年轻小将,打上主力的朱辰杰也不过刚刚二十出头,但全队平均年龄依然偏大,而由此可能带来的,就是伤病这个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球队表现和成绩的“X因素”。
2020赛季,申花队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打不死的韧劲和战斗力没有明显下滑的“全华班”之外,就是困扰了球队半个赛季的球员伤病。中超联赛最后一轮,申花在对阵河北华夏幸福队时,申花只有16名球员报名参赛,坐在看台上的伤病号人数,甚至超过了替补席上的队员。
对去年就年龄偏大的申花球员来讲,赛程密集的赛会制比赛,无论体能还是小伤小病的恢复,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用冯潇霆的话说,就是“年轻时踢完一场比赛,睡一觉就能上去再踢一场,但现在得两三天才能缓过来”。持续的超负荷比赛之后,老队员不但受伤的几率直线上升,长期疲劳造成的意外伤害也会不期而至。去年中超联赛中,申花外援金信煜只踢了四场比赛就因为小腿应力性骨折高挂免战牌,莫雷诺、赵明剑和冯潇霆先后遭遇拉伤,杨旭在面对重庆当代队的淘汰赛中撕脱性骨折,而曾诚在手指骨裂和韧带撕裂之后,失去了代表申花队参加亚冠联赛的机会,大面积的伤病成为影响申花再进一步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总结去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申花教练组有意识地对训练节奏和训练量进行了控制,而且对于球员训练比赛后的恢复和治疗更加重视,此次球队前往苏州赛区参加比赛,医务组几乎将所有的家当都搬了过去,最大程度地为球员打好比赛“保驾护航”。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第一阶段只有五场比赛,而且比赛之间的间隔基本都在五到六天左右,在体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抓住机会打好开局,就可以为实现赛季目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