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一平
图/李一平
“这个大姐姐好厉害,衣服上有‘中国’两个字!”10月13日,亚特兰大奥运会女排亚军、原中国女排最佳二传诸韵颖回到母校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徐汇青少体校),向青少年运动员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话当年竞
未来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
系列报道·排球
13岁做出人生选择
7支队伍相中却独爱排球
回忆儿时与体育的结缘,诸韵颖表示源于一部电视剧。小学二年级时,诸韵颖迷上了《排球女将》,这部电视剧,诸韵颖来回看了好几遍,点燃了她心中的运动梦想。
女儿嚷着要练体育,但诸韵颖的父亲只认识篮球队的教练,她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上海市篮球“苗苗队”的一员。预备班时,她成为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篮球队的一员。
虽然从小接受篮球训练,但诸韵颖心中一直有一个排球梦。13岁那年,已经成为上海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市二中学)篮球队队长的诸韵颖同时被篮球、排球、手球、田径、皮划艇等7个项目的上海青年队教练看中,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诸韵颖的父母却并不想让孩子走专业运动员的路。
为了争取诸韵颖进入专业队,当时上海青年女排的领队钱家乃先后七次到诸韵颖家中做工作。最后一次,钱家乃和诸韵颖父母一直谈到了次日凌晨2点。这位用心良苦的领队用坚定的眼神说出了掷地有声的承诺:“我保证你女儿能进入中国女排这支光荣的团队!”这句话终于打开了诸韵颖父母心中最后的防线。他们把正在睡觉的诸韵颖叫醒,“颖颖,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上学和打球,现在你自己选择吧!”年方13岁的诸韵颖立刻睁大了眼睛,没有丝毫的犹豫,“我要打球,我要成为女排运动员!”
17岁入选中国女排
年少成名成就最佳二传
进入上海女排青年队后,清晨5点,领队钱家乃就把诸韵颖叫起来参加为她专门设置的早训。每次训练结束后,教练组为诸韵颖开展有针对性的小班课。晚上,教练组义务为诸韵颖进行加练。
通过坚持一天四练,诸韵颖进步神速。1995年,17岁的诸韵颖首次参加全国排球联赛,便被评为“最佳二传”。“这个荣誉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种认可和激励,我要感谢当时带过我的那一批教练:张黎明、辛丕鸣、周鹿敏、蔡斌。”
同年,诸韵颖被当时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看中,入选国家队。四年,从零起步到进入国家队,诸韵颖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提前完成了钱家乃的承诺。进入中国女排第二年,诸韵颖就随队出征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的中国女排在郎平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到决赛。在决赛中面对当时世界顶尖的古巴队,成功拿下首局的中国女排反而有了杂念。“在奥运会决赛中,心理和思想恰恰是最关键的。做到无我的状态,可能离开冠军更近。”虽然最终中国女排获得了亚军,但对17岁的诸韵颖来说,她收获了宝贵的参赛经验。
相比亚特兰大奥运会,四年后的悉尼奥运会让诸韵颖五味杂陈。“当时我们队伍伤病多,但大家依然在团队努力下拿到了第五名,这已经非常不容易。”2002年,24岁的诸韵颖选择退役,到复旦大学深造。2004年雅典奥运会,诸韵颖作为观众到场见证了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对阵俄罗斯女排的惊天逆转,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以来第二次在奥运会女排比赛中摘得金牌。
6年创办排球“梦工厂”
将组队参加本届市运会
2015年10月,中国女排“白银一代”的球员和郎平在香港相聚。昔日恩师的一席话,让诸韵颖再续排球情缘。“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以你的能力和对排球的深爱,可以为这个社会贡献更大价值’。郎导一语点醒梦中人,为我点亮了生命中的一盏明灯。”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有很强的执行力,这是诸韵颖的个性。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她完成了工商注册和民办非企业的资质审核手续,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2016年3月正式成立,核心项目就是排球。
除了排球俱乐部负责人外,这两年诸韵颖还担任了不少社会职务,但再忙,她都坚持走上排球场,亲自带训练。去年暑假的两个月里,诸韵颖坚持带训了278个小时。“我最享受、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排球训练场上和孩子们在一起,每次带完训练反而让我变得更加精力充沛。”诸韵颖坦言,能把自己对排球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聚拢到排球俱乐部的平台上,是她离开职业排坛后所做的最幸福的事情。
通过六年的努力,上海韵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已成为周培训人次5000以上,与大约40所中小学开展合作的品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并于2020年被上海市体育局命名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今年市运会,俱乐部将代表徐汇、青浦、宝山三个区参赛。诸韵颖希望孩子们能以享受比赛的心态做好过程,体现想赢、敢赢和不怕输的思想和作风,发挥出应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