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薛思佳
在男篮世界杯倒计时剩下10天的日子,中国男篮结束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欧洲拉练之行,回到国内备战即将于8月20日在深圳进行的“国际团结杯”赛,这是球队前往比赛地菲律宾前的最后一项热身赛事。
拉练水平高,经验很宝贵
随着李凯尔完成对新西兰队的底线球抢断,中国男篮用一场惊险的胜利为欧洲拉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自7月初启程前往斯洛文尼亚之后,中国男篮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共打了8场热身赛,取得3胜5负的战绩,其中战胜了埃及、佛得角和新西兰等三支球队,但在面对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强队时,依旧显示出了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面对德国队的比赛中,球队净负49分,以至于主教练乔尔杰维奇表达了对球队精神面貌方面的不满,“和德国队的比赛中我们没有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出现了慢热的状态。”
在溃败于德国队之后,中国男篮迎来了新西兰队的挑战。在半场落后7分的情况下,球队依靠着李凯尔的出色发挥,最终完成了逆转,以69比68险胜对手,“前一场比赛我们被德国队压着打,所以我更期待球队能有像这场比赛一样的反应。有时候你必须充满斗志和勇气去打球,这样才能获得尊重,就像这场比赛看到的这样。”乔尔杰维奇说道,“我希望这样的态势可以延续。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场珍贵的胜利。我以我的球员为荣,他们表现得非常棒。”
虽然赢下了比赛,但中国男篮在本场比赛还是暴露出了投射不稳定、失误较多以及对抗方面的问题,此外像周琦、张镇麟等球员也明显不在自己的最佳状态。在世界杯近在眼前的情况下,如何调动球员们的积极性和竞技状态,将是摆在教练组面前的一大课题,“这场比赛暴露了我们的很多不足,比如罚球命中率不高,投篮时机上可能有更好的位置和选择。”乔尔杰维奇说道,“我们每个位置的球员,在球场上的每个细节把控都很重要。
每场比赛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经历,这也是我们到欧洲拉练的目的。新西兰是非常难缠的对手,是一支善用身体对抗的球队,作风非常强硬。我们能够以一场胜利结束欧洲拉练,得到了高水平竞技的经验。”
不同于以往的热身赛,此次中国男篮的欧洲拉练,无论从对手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赛质量,对于球队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和宝贵的财富,“欧洲拉练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提升,也是检验我们最近的训练成果,来看我们能不能和强队去切磋。”年仅20岁的小将崔永熙说道,凭借着CBA菜鸟赛季的出色表现,他不仅入选了中国男篮备战世界杯的大名单,更是成为了乔尔杰维奇麾下的爱将,承担起了先发的角色,“对我个人而言,还是要从身体上做提升,因为欧美球员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我现在试图担任帮助后卫分担球权的角色,更好地把球控好,帮助他们分担压力。”
李凯尔:我在学习汉语
毫无疑问,中国男篮能够逆转新西兰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凯尔的表现。整场比赛,李凯尔得到了全场最高的18分,此外还有5个篮板、2个助攻和4次抢断,攻防表现都非常全面,“我利用自己身高臂长的优势,尤其在防守时利用这个特点,帮助球队终结了比赛。”李凯尔坦言球队并没有让之前的惨败困扰自己,完成了触底反弹,“我们做好了竞争的准备,展现出了自己的韧性,打出了应有的比赛强度,拿下了这场艰难的比赛。我为大家的表现感到自豪。”
在德国进行的两场热身赛中,中国男篮后卫线的表现都让人难言满意,包括赵继伟、方硕等球员在面对身材高大以及强调对抗的球队时,都展露出了身材方面的劣势,很难持续性地在梳理球队进攻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好在李凯尔适时地化解了这一危机。自初中时期就开始担当球队一号位的李凯尔,在比赛的部分时间段内已经开始客串成为了球队真正意义上的“指挥官”,“我认为球队在球场上的交流很及时,打得很有组织纪律性,也表现得非常强硬。我们目前只进行了两周左右的合练,所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完成。”
不难看出,李凯尔目前和球队的化学反应尚未到最佳的程度,比赛中偶尔也会出现配合上的失误,但这位中国男篮历史上的首位归化球员表示这些都会通过后续的训练得以改进,“我和队友们之间磨合得非常不错,不仅仅是场上,场下我们也会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沟通,或者聊天说笑。”李凯尔说道,“尽管我们存在一些语言方面的障碍,但会有人帮忙进行翻译,可以做到很好地交流。我现在已经开始学习一些汉语,他们也在尝试学习一些英语。我相信我们在球场下的沟通会在球场上得以体现,当然我们目前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事实上,在中国男篮阵中不乏一些之前留洋的球员,包括周琦、张镇麟、崔永熙等球员都可以做到与李凯尔无障碍地进行交流,而对于这位队友,大家也是不约而同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是一名非常有团队感的球员,人也非常友善。我们很相信他的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
再过10天,中国男篮即将迎来世界杯的首场比赛。对于球队而言,目标自然是成为赛事中成绩最好的亚洲球队,从而拿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入场券,这也是为何中国男篮选择归化李凯尔的重要原因,“我们现在全部精力都用在让一切变得更好。一方面是个人进步,一方面是全队融合得更好,利用大赛前每一天,让事情变得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