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阿隆索迈出教练传奇第一步 迟到的比赛 国奥想法简单最重要 捷径成了唯一可走之路 点赞“勿领盆”
第A02版:专栏 2024-04-17

捷径成了唯一可走之路

沈雷

沈雷

沧州队民主刚果前锋奥斯卡的归化问题突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实与外界越来越看清中国本土球员整体质量严重下滑的事实密切相关。从亚洲杯的噩梦到两战新加坡差强人意的表现,都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更严峻的现实恐怕会在周一启幕的U23亚洲杯暨巴黎奥运会男组资格赛里暴露出来。严格地来说,对于职业足球选手而言,二十二三岁这个年龄已是逐步兑现潜力的阶段。有天赋、值得培养的年轻人已积累下大几十场,甚至百场的职业赛经验,若是这时还天天担任饮水机管理员,即使出场也是在“垃圾时间”,那么这位球员的职业生涯大概率不值得期待,除非是门将这样的特殊位置。

很遗憾,我们的不少对手是前者,而我们则是后者。日本国奥队已经有多位球员职业比赛出场次数接近或超过150场,甚至其中包含欧洲联赛。连印尼,国奥队的半数球员是现役国脚,即使不算其中的归化球员,也有五六人是亚洲杯或世预赛的主力选手——对手们的新生代球员已经通过比赛的锤炼冒尖,而我们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滑。

老的,已经老去;新的,还不如老的。在未来的数年里,这样的痛苦只会逐步扩大。培养足球人才需要漫长的时间,也必须配以外部提供合适的环境。我们如今可能面临的残酷现实不再只是“无缘世界杯”。如果无法晋级世预赛十八强赛,那么国足还得参加预选赛方有机会参加2027年亚洲杯。预赛很好踢?不见得。五个小组,只有小组第一名才能出线,而潜在的参赛队有科威特、朝鲜、马来西亚、土库曼斯坦、越南、塔吉克斯坦、也门、黎巴嫩,现在的中国队又有什么把握能在与这些队伍的对抗中占据绝对上风呢?是的,我们有可能要接受“无缘亚洲杯”也是一种可能的现实。很难想象,一旦当这种最糟糕的局面发生,会劝退多少仍在青训阶段的足球少年。

将国家队的成绩维持在一定的水准线上,是复兴中国足球的必要条件。在现有条件下,归化工程不能再说是一条投机取巧的捷径,而是唯一可以走下去的道路。没什么可丢脸的,几乎大半个亚洲足坛都在实施归化工程,这将会大大改变亚洲足球的格局。踏出过第一步的中国足球,如果此时没有勇气和决心继续走下去,那么就会有更大的概率遭遇上述的最坏情况。

中国足协没有这项工程的最终决定权,但这不是不作为的借口。作为足球主管组织,足协究竟看清了最坏情况吗?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现实,以及基于现实作出的判断。即使装作看不见听不见,也不会影响态势的变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