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省
王三省曾指导过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艇激光雷迪尔级选手张东霜
唐琪、董天峰、张东霜……王三省教出的众多得意门生里,既有他本职担任教练工作的赛艇运动员,也有自行车、帆船的优秀健将,横跨如此多项目的体育人才输送,背后其实饱含着王三省对他们成才的殷切希望。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王三省
三十多年的带训生涯中,王三省已经输送了超过40名队员进入上海一线队,其中帆船、帆板队13人,皮划艇队五人,自行车队五人,赛艇队则更多。虽然在少体校担任的是赛艇项目的教练员,但得益于自己运动员时期的经历,王三省始终很关注队员的成长,也在不停探究跨项选材育才的路径。
为何执着跨项选材?为了让他们有更多出路
“我是浦东出生的运动员,现在在浦东也当了三十多年的教练,可以说浦东这片水场留下了我很多的记忆。”1981年,王三省进入了当时南汇的少体校,一开始是参与了一年半的皮艇训练,后来又转项到划艇练了一年半。直到1984年,他在参加上海市的身体素质测试时,被当时的上海赛艇队相中,就进入了赛艇一线队,成为一名赛艇运动员。
1991年,退役后的王三省思乡心切,便放弃了市区的工作,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进行基层教练员工作。虽然在少体校担任的是赛艇项目的教练员,但得益于自己运动员时期的经历,王三省始终很关注队员的成长,也在不停探究跨项选材育才的路径。
王三省总结,跨项选材可以分为同类型项目和不同类型项目。例如赛艇、皮划艇项目之间就属于同类型,而赛艇、自行车、帆船就属于不同类型的跨项选材。但无论是否是相同类型,这些项目之间只要有共通点,那么跨项选材就有可能。“例如球类项目和水上项目都需要爆发力,田径项目需要的耐力、反应速度同样是赛艇所需要的。”为此,王三省在训练过程中,更加看重反应速度、灵敏性、耐力、爆发力等大部分项目兼需的身体素质,并且对每个队员进行跟踪观察。
为了做好跨项选材的工作,王三省平日里除了忙着训练,还会抽出不少时间拜访其他项目的教练员,了解每个不同项目的特性,以便更好地为队员把握好成长的方向。
三十多年的带训生涯中,王三省已经输送了超过40名队员进入上海一线队,其中帆船、帆板队13人,皮划艇队5人,自行车队5人,赛艇队则更多。谈到为何始终坚持跨项选材,王三省提到了“成才”二字。“对于我们三线的教练员来说,从队员很小就接触了,很大程度上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发掘出他的天赋,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呢?”所以,比起市运会的金牌,他更希望他的队员能输送到一线队、国家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
性格没有好坏科学训练、因材施教
目前,王三省的名教练工作室共有4名教练员以及两名科研人员。在平日里培养年轻教练时,王三省最常提及的,就是要去引导、发挥队员的性格正向作用。
许多青训教练选材时会比较偏好头脑灵活、心理素质较强的运动员,但在王三省的心中,性格因人而异,但绝不分好坏。“一个人的性格没有完美的,在训练中总有他优点的一面,也有缺点的一面。”
前不久,王三省就发表了一篇名为《让性格成为成才正向的作用方法浅谈》的论文。其中王三省举例,帆船世界冠军张东霜就是他的队员之一,在她刚进队伍时,性格显得比较外向,王三省给她的评价是“有点调皮,专注度不足”,而唐琪、董天峰一开始则是内向、沉默寡言。随着王三省在训练中不断地纠正、引导,前者最终变得专注、投入,而后面的两名队员则是逐渐变得积极、开朗。
此外,科学训练、借助科技手段训练也是王三省一直所强调的。在运动员时期,王三省就尝到了科技助力的“甜头”,那时候我们训练一天测七八次血液指标,随队的队医一直和我们强调伤病是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在当教练后,王三省不仅积极引入科技助力基层训练,同时他坚决杜绝一味大运动量甚至超负荷的训练。“不急躁冒进、不追求短时间的效益”是王三省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于年轻教练员的要求。“我们要时刻铭记,三线教练员的职责是为一线、二线队伍打好基础,为他们输送更加优质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