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刘一闻篆刻作品选 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 乙丑金币纪念卡册 村里用了几十年的搓衣板竟是圣旨石碑 福虎献瑞火花间 三德馆新刻赏读
第15版:家庭收藏 2022-01-12

三德馆新刻赏读

近岁,在整理得涧师(刘一闻)四十余年间,贻我原钤印蜕,结集成册,得以静心研读,疏理思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涧师风貌初露,大致十年一个变化。初学汉魏,线质峻健,气势兼得。九十年代后,得益于自创之用刀和结篆,线质日趋内敛温缓,风格鲜明而成印坛一帜。新世纪以降,涧师治印已完全走出习常之态,基本摒弃字数等分排列,线条粗细一致,笔调方圆统一,章法对称匀致的格式,而是以用刀轻重并施,结字随形,因形布局,边栏不破的自家格局,可谓独领风骚,令印坛同道仰视。这些变化,在历年涧师作品如《刘一闻朱迹》《心经》《陋室铭》《满江红》《中华民族印谱》诸谱中,皆可寻到演变轨迹。

辛丑冬月,趋三德馆,有幸获见涧师新近创作的一批作品,着实令人叹服。统观四十余钮,巨至盈寸,小若箸头,真气弥漫,巧制纷呈,此可称涧师古稀以来之新变,已显“人印俱老”之境,近居家细读良久,所悟者,愿与同道分享。

余以为,近来涧师用刀一任自然,出神入化,与前之不同之处,正在更具书刻相承的气象。涧师尝言,“这批印,大多线条一刀为之,偶有欠周者,只是不露痕迹,点到为止。”其中“大匠之门”一印,闪念之下,不足半辰,刀笔互寄,一气呵成。其边款云:“目下倏见此四字,倾刻而成”。此真为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实例。虽说用刀一任自然,但决非逸笔草草,精微之处,依然藏巧于拙,妙不可言。又有几则款文揭示了涧师彼时之心绪,如“是印刻罢,一刀未著”。“率笔中寓典雅,寻常印人尤其难能”。“大雅久不作,此刻使刀如笔,适吾抒怀”。故而,治印一道,涧师向以刀法为上,字法章法次之,个中道理,不言自明。

新刻中,结字、布局方式与前也多见不同,妙招叠出,意味隽永。有则印款或可为注脚。“书刻一道,奇肆旷逸,冲和典雅,信为至境”。

涧师古稀之变,更趋于本真、含蓄、清淡、静逸,万变而不失古意。这与涧师的“第一口奶”,以及早年拜识以谢稚柳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大儒,再后来在博物馆多年工作的眼界不无关系。是故,成大器者,从师承至创格,走的都是一条不断借鉴,不断思索,不断求新的路,所谓“借鉴愈深,则其自创愈高”。此当为我辈问学求艺者铭记。

自涧师治印初成以至开家立派,迄今四十余年,求新求变之探索从未停歇。在历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用刀从刻到写,从露至敛,结字和分布,从巧妙到天成,从奇趣到清逸,从一个高度迈向另一个高度,辛丑新作又呈现了一个别样境界。赏读至此,不由想起了王静安先生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此三境界,不就是涧师之真实写照?此不就是后来者学习和传承的精神所在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