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于博士习惯培养仪”全球首发 暨品牌代言签约仪式召开 帮助老年人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广告 谢依珈:科技与历史艺术的交融,为设计带来更多想象 吴良镛:101岁建筑大师不“躺平”
第08版:名人生活 2023-05-17

吴良镛:101岁建筑大师不“躺平”

吴良镛 图源:IC photo

今年5月7日是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先生101岁生日,他至今仍在从事专业研究、深入社会实践。

从小想做“泥瓦匠”

“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我认识吴良镛’。”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如此评价。在中国建筑行业,吴良镛的名字如雷贯耳,2012年,他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22年5月7日,吴良镛出生于南京。祖父是南京缎业商会会长,信奉“积财不如积德”,热心于公益事业。幼年的他经常盯着房子研究,十来岁时就曾告诉外公自己将来想做个建筑师,外公却以为那就是“泥瓦匠”,狠狠骂了他一通。1937年南京沦陷,吴良镛跟随哥哥流亡到重庆合川,继续中学学业。1940年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日军空袭,蔓延的大火直到第二天降雨才熄灭。满目疮痍刺痛他的心,于是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立志重建家园。

60岁还在“折腾”

1946年,他受邀成为梁思成的助手,协助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他赴美国深造,师从“美国现代设计之父”沙里宁,次年获得硕士学位。期间,他获得罗马奖金竞赛荣誉奖,在美国建筑界声名鹊起。1950年,收到梁思成夫妇的来信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归百废待兴的祖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后来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建造及北京市的建设规划,1959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79年参加唐山地震后的重建规划设计。

1984年,62岁的吴良镛正式卸去行政职务。在这个本该含饴弄孙的年纪,他创建了建筑与城市研究所。1987至1990年,他完成北京市危旧房菊儿胡同的改建工程,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转变,让他获得1992年度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1994年,他正式提出“人居环境科学”这一概念,并于次年创办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后来先后出版《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他写了一副春联自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拙匠年迈豪情未已。”

“人要‘狠’起来”

70多年前,林徽因曾评价吴良镛:“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

现在的他仍然带着这股“狠”劲儿——每天4点起床,工作两三小时后,稍作休息再去上班,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为了方便携带书籍、工具,他还特制了一个小拉杆箱,于是清华园里有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位满头银发的学者,手拉拉杆箱,款款而行。

2008年夏天,86岁的吴良镛在南京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栽倒在地。医生断定他“这辈子不可能再站起来”。然而他却说:“别人一天练4个小时,我就练8个小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尽早站起来,回到我热爱的建筑领域。”他不可思议地恢复了走路、写字的能力。出院那天,吴良镛送给医院一幅亲笔所写的书法作品,苍劲有力。

弟子不必不如师

从教70余年,他始终牢记韩愈的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强调:“建筑师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和吴良镛之间的关系始于师生。作为吴良镛院士的博士生,单霁翔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已经48岁,在吴良镛悉心指导下,历时4年半,单霁翔的博士论文《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得到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并获得清华大学200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吴先生永远鼓励我读书,现在每次我去见他都很紧张,因为每次都会问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体会。”

单霁翔和吴良镛之间的关系又不止于师生。2012年2月,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90岁的吴良镛没有暂停手中工作,“当我到他家中看望时,教授首先递给我一部厚厚的《中国人居史》书稿,这部力作已经修改到了第七稿,他仍反复推敲、精益求精。随后,他坚持领我登楼,来到租借的邻居房屋里,这里被布置成新的工作室,大量图纸、资料堆满了房间。我知道,在这里吴良镛教授新的工作已经开始。”

在单霁翔看来,恩师对事业的激情,直至耄耋之年都有增无减。“虽然已经毕业十多年,但是我仍然在跟随吴良镛教授学习,一时一刻不敢有所懈怠。每当看到吴良镛先生精神饱满地从事研究,身体力行地深入实践,我都自感惭愧,也更激励我潜心追求学问,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研究上。”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这是众多学生对他的评价。年过百岁,他仍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和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他强调学习的前瞻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对涉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截至2011年,他培养了89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他一手创办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已经成为全国建筑教学的殿堂:“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拥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综合自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微信公众号及中新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