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多地博物馆纪念馆开放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 捐口罩的以色列人:盼早日重温美好 最长的寒假我们始终“在一起”!
第22版:新民海外/多彩中国 2020-03-25

捐口罩的以色列人:盼早日重温美好

疫情中戴着口罩的格林柏格先生

不久前,来自以色列的格林伯格先生推动在沪犹太人社团筹集到了一万个口罩,交予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捐赠给了纪念馆周边社区的老人和一线防疫人员,感动了无数上海人民。

对上海的感情不一般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来上海经商或学习的犹太人越来越多。除了日常工作外,还有了更多的文化生活上的需求,根据上海犹太社团的具体需求,格林伯格先生就被派到中国,从事文化服务工作,例如组织犹太重要节日的活动,为犹太新人举行婚礼,教授在沪长大的犹太小朋友希伯来语等等。在沪犹太社团的成员来来往往,但格林伯格一呆就是20多年,因此对这座城市也有着不一般的感情。“我1998年就带着家人来到上海,可以说是半个上海人了。”

格林伯格说,犹太人喜欢上海不是没有缘由的。中国历史上一向对犹太人保持友好接纳的态度,早在唐代之前,大批背井离乡的犹太人就来到中国定居,并融入了中华大家庭。而上海作为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更是在二战时期成为犹太民族救星。他们扶老携幼来到这里时,上海人张开怀抱热情接纳;他们离开时,上海市民挥泪相送,如同送走亲人;犹太人的孩子们在弄堂里和上海小朋友一起长大,有人至今还会说几句上海话,那段艰难的日子,是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患难与共的见证。

上海面对疫情冷静重视

在他的记忆中,上海平静祥和的生活,从未像现在这样遭受如此挑战。国外的朋友们非常担心他的安全,纷纷联系他询问情况,说如果实在不行就回国避避。但格林伯格觉得没有必要,他介绍了中国的抗疫举措,让朋友们不要担心。“因为我在上海看到的是,没有慌乱,没有生活物资紧缺,生活依旧正常,大家默默地戴上口罩,齐心协力应对这次灾难。”格林伯格说,以他对中国以及上海的了解,完全放心政府会处理好危机,而上海人民展现出对疫情无比重视却非常冷静的应对姿态,也令他感到印象深刻。

喜欢上海的老建筑

在上海,格林伯格最喜欢的地区,还是虹口区的提篮桥历史风貌区,这里许多老建筑保存完好,让他能依稀感受到祖辈们在上海生活的印记。此外,上海还有许多与犹太民族相关的建筑,比如陕西北路500号的历史保护建筑摩西会堂,是1920年建成的欧黑尔·雷切尔犹太会堂,见证了犹太民族在上海生活的历史。

闲暇时,格林伯格最喜欢去公园逛逛,带着孩子们,他的七个孩子都在上海长大。他们与上海人的相处也十分愉快,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更加容易与其他文化产生互动。

在沪犹太人,是个低调的群体,许多都是商务人士,比如国际公司的总经理,拿着高薪水过着富裕的生活。也有年轻的初创企业家,他们则把有限的资源全力投入创业拼搏。上海的犹太社团,提升了在沪犹太人工作与学习的舒适感,并且保持他们与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联系,还为新来的犹太人提供了一个和老一辈在沪犹太人见面交流的机会。

等疫情结束以后最想干什么?听到这个问题,格林伯格先生哈哈大笑,说自己等不及这一天赶快到来。“也许是开一个派对?或者去其他城市旅游?要么什么都不干,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走走看看,重温这座城市失而复得的美好。”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