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水乡周庄 我买的第一套《辞海》 “月饼券”里有乾坤 高士抚琴,麒麟送子
第21版:民间收藏 2020-09-30

高士抚琴,麒麟送子

◎刘国斌

明代晚期,自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御窑厂停产之后,景德镇民间瓷窑依然活跃,这是因为社会各界以至于欧洲和日本等国,对于瓷器依然有着刚性的需求。御窑厂的停产,反而给了民间瓷窑一个发展的良机,这也就是在古陶瓷界所谓的明代晚期瓷器的“回光返照”,对于清三代瓷器的辉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时期,官窑衰落,以往古玩界往往会把明末的精品瓷器断代为清代康雍朝的产品。事实上,原本在官窑的工匠都流向了民窑,他们完成了从明末到清初瓷器发展的转变,此时绝大部分的瓷器都不署款,以至于生产出来的瓷器让后人在断代上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冯先铭先生认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一件崇祯十二年款识的净水碗,其色调和所绘的蕉叶确实已经很接近康熙时期的风格了。

如图为明崇祯青花双面纹饰鼓式粉盒,直径8厘米,合盖后高3.5厘米,上下两层的腰部均饰有鼓钉,胎质滋润,洁白细腻。青花线条勾勒娴熟清晰,色调明朗雅致,此盒创意独特,双面画工,盒盖和盒身以子母口扣合,盒盖上部和底部边沿一圈均凸起,这其实也是异于清代瓷盒的一个特点。

崇祯瓷器纹饰题材以人物故事为主,风格已从明代的泼辣写意转向细腻写实的新时尚。粉盒上面绘有高士图,庭院中,栏杆边,一身着明代服饰的高士正弹着古琴,一书童端着执壶而来,面带微笑似乎正和主人说着什么。

2019年9月,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了“江山如画——12-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展”,展出来自全国12家收藏单位的宋、元、明、清至近现代的山水画精品93件。而其中和八大山人朱耷清冷孤绝风格相对应的就是同为明末清初的画家萧云从的《松风古琴图》,山间高士松下抚琴,童子烹茶。仔细看,溪流边还有一位小童正在欣赏琴声泉鸣,手里还抱着一只仙鹤。也许“高士抚琴,童子烹茶”是明末清初那个时代绘画的流行题材。

此粉盒盒底的图案是麒麟送子图,麒麟抬头张口,眼似铜铃,尾巴扬起恰似一把蒲扇,十分精神。童子稳坐在麒麟身上,神态喜悦。

麒麟为传说中的瑞兽,和龙、凤、龟一起被称为“四灵”,象征吉祥和瑞。民间也相传积德人家,求拜麒麟可生育得子。晋王嘉《拾遗记》中描述,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这个典故似乎是“麒麟送子”的源头。

关于此件瓷器是粉盒还是印盒?从器型上来看,似乎难以定夺,但笔者认为既然有“麒麟送子”纹饰,应该是闺房里用的粉盒。

此瓷盒的断代也曾经引起一番专家论证,沈胜利先生认定这是明末崇祯的,也有专家认为是清代康熙的,而问题的症结最后集中在“麒麟送子”图案上,一般认为这是流行于清朝的瓷器纹饰,明代是否有出现在瓷器上是个关键节点。而天津博物馆藏“明龙泉窑青釉印花麒麟送子图方筒瓶”,刚好为解答以上问题提供了佐证。为此,我们认定此瓷盒为明代崇祯朝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