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徐汇区残疾人体育节举办 未来有了AI机器人聋人看病将更方便 明年上海市助残服务项目发布 红蓝大屏酣战残疾“水友”抢镜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实现
第12版:阳光天地 2020-11-24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实现

“十三五”期间,上海残疾人康复服务总体有效率93.33%

上周六,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一场由自闭症孩子唱主角的音乐会唱唱跳跳足足持续了2.5小时,96岁的中国著名指挥家曹鹏、上海众多乐团的乐手、著名主持人张民权以及全场观众,都成了配角。在走上舞台的这些孩子中,有的来到天使知音沙龙仅半年,却用明显改善证明艺术康复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残疾和残疾预防的认识不断提高,康复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医学领域和助残服务话题。最近,一项针对自闭症领域的“千人康复师免费培训”项目更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领域显著提升康复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希望。在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接受上海市残联委托开展的一项“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有效率”评估中,数据显示,上海已经在“十三五”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康复服务总体有效率为93.33%,超过“十三五”预期目标。

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还需要在多元管理协同、优化政策环境、统筹服务资源、提升家长认知、优化资源供给、提高助残工作者能力等方面继续下功夫。

服务对象不断拓宽

今年8月,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扩建工程开工,2023年竣工后,康复床位将增至1000床,更好满足上海及周边地区居民的康复需求,减少残疾发生和降低残疾程度。养志是上海首家公立康复医院和上海首家大学附属康复医院,13年来,从康复理念鲜为人知、专业人才缺乏、门诊量和入住率不高,到如今康复理念普及、一“床”难求,它既是上海康复事业探索前进的实践者,也是上海康复事业大踏步发展的缩影。

2002年,我国第一次提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从那时起,上海就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大康复机构建设和投入力度,大力拓展针对不同残疾类型的康复服务项目,如分别服务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的“阳光心园”“阳光之家”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8-16岁贫困重度残疾少儿机构养护服务的机构康复服务项目,以及家庭康复服务项目。

随着上海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康复服务的对象还从首先服务贫困残疾人向有需求的残疾人拓展,非持证残疾人和非户籍人口也得到了“阳光之家”“阳光心园”“白内障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服务。

“十三五”期间,上海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的补贴力度也不断提高,大大减轻了残疾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同程小康。

提高服务的有效率

开展康复对预防残疾有显著意义,然而,康复医学在中国普及的时间尚不充分,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尚有待提升。在“千人康复师免费培训”公益项目中,发起单位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希之星公益发展中心表示,以自闭症康复机构为例,不少机构都是由患儿家长创办,由于多数没有医学背景,再加上得到系统培养的自闭症康复师数量也不多,造成大量自闭症孩子的康复需求不能完全满足,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专业康复师培训标准,来提高康复师培养效率和水准。

《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有效率外部评估报告》显示,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残疾人对健康和康复服务的需求更高,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后,“康复服务价值实现”的新需求开始凸显,上海市康复服务在全国率先关注康复服务内涵与价值,将“残疾人康复服务有效率达90%”纳入“十三五”目标。

根据对“十三五”期间上海30项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的评估,复旦大学评估团队得出结论: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总体有效率为93.33%。这超过了90%的预期目标,显示出各类康复服务项目对残疾人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该报告同时建议,“十四五”期间,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应坚持需求导向,统筹服务资源,促进康复服务项目整合对接,完善发展项目内涵,提升家庭功能,引导儿童家长树立康复认知,优化资源供给,加强儿童康复机构扶持管理,发掘康复力量,提高助残工作者的能力,并营造良好氛围,实现残健融合,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同程小康打通“最后一公里”。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