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陆梓华)到2025年,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接近全球城市先进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50%。《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昨天公布,为上海教育未来发展勾画蓝图。
根据规划,上海将围绕促进人的现代化、提升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功能以及优化教育事业发展条件,推进实施六大任务。这六大任务包括: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标一流标准,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品质生活需求;增强教育引领支撑功能,提升服务社会能级水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升综合保障水平;加强教育统筹与活力激发,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记者留意到,在具体内容中,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推动中小学创新创造教育,开展项目化研究型学习。
■创新因材施教的有效模式,打造一批基础学科基地学校和项目,重视信息科技、科学实践、前沿技术和工程技术教育。
■注重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侧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文化基础,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培育工匠精神。
■强化高等教育学科交叉和个性化培养。
■引导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降低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全面实施学生体育素养测评工作,创建全国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试验区。
■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发心理危机预警指标和学生关爱系统。
■探索建立师德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零容忍”。
■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学院,建立市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制度,建设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等紧缺急需专业。
■完善教师工资收入保障机制,建立适应上海教育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机制,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教师绩效工资体系。完善教师住房、医疗等相关配套服务,探索教师公租房建设机制,多措并举缓解青年教师过渡期租住房问题。引导民办学校配足配齐教师,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托育机构,建设一批嵌入式、分布式社区托育点,5年内累计新增2万个托额。推进优质园创建工作,使全市公办一级幼儿园超过50%、公办示范性幼儿园超过10%。
■结合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产业布局和区域优势,支持新城率先探索建设“未来学校”。
■坚持扩大开放,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职业院校来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开展中外教育机构学分互认、学历学位互认、办学标准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