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新启程(中国画) 马后炮 银色溜冰鞋 在夕照中等待 更待今来出好词
第20版:夜光杯 2022-01-06

马后炮

郁俊

2013年以后,我没去过杭州,也就一直没有机会看满陇桂雨,也就一直没有机会见到鲁大东老师,当然,彼此耳闻。

现在管鲁老师叫书法家,其实,我认为世上本没有书法家。微观一点说,书法,或者通俗点写毛笔字,在不同时间不同人身上,作用千差万别,今天这样,以前也还是这样。

汉字一开始是奢侈品,所以我不反感简体字。对繁复的汉字进行简化,大势所趋,和科举和拼多多一样,属于解构奢侈品、打破阶层的行为,汉朝已经盛行。

王羲之那个时候,写毛笔字是身份的象征。后来有了科举,写字成了敲门砖,谁不好好写字,没有前途,从小得练,那种训练的量,相当可观。贾宝玉小楷功课没做完,十二金钗只要识几个字,都可以帮他代写,可见当时写字是个机械训练。隋唐科举起来以后,确实汉字得到了普及,书法家也多了起来,不过还和门阀有关,中古书法家,很少有底层百姓,特别在初唐,王侯将相一统书坛,那边日本天皇伉俪写字比谁都用功。和尚?天下名山僧占多,你以为一休普通人?

南宋慢慢有了职业书法家,不怎么讲社会地位,就看字。之后天下大乱,书法家反而更多,主流还是看身份,赵孟頫董其昌,都曾有过一人之下的身份。不过毕竟阶层开始动摇融合,很慢很慢地改变着。

到了科学昌明的时代,书法技术和眼界,还在不断进步,很多非传统意义的书法家,包括鲁大东老师,他们更接近视觉艺术范畴,这点,也了不起。

要成为艺术家很难的,要比好,再好一点;比聪明,再聪明一点。我心目中的大艺术家,第一,必须把他做的这个东西,书法、绘画、装置、视频,不管什么吧,能往前推一步;第二,完成度必须很高。这两点,鲁大东老师这么年轻,就已经做得很好了,令人感佩。

最后说一点遗憾,受过国美严格训练的朋友,基本功因为有速成成分,虽然表面效果不错,但有时候在笔画内涵上,会受制于材料和习惯,有一种“尼龙丝味儿”,鲁老师隐隐有那么一两分,当然,他的眼界格局,未必是要做一个传统书法家,所以我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小声嘀咕,当作鸡蛋里挑骨头的小声嘀咕就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