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发射载人飞船,2030年开工打造空间站。印度近日一口气宣布两个大计划,再次展示了太空雄心。
每次在太空领域有新动作,印度都会陷入全民狂欢。“随后几年,印度空间站将追赶上中国!”这次,印媒的自信心又一次被点燃。
宣布两个大消息
“印度的第一个空间站将于2030年建成,印度载人航天计划‘加冈扬’将于今年实行。”17日,印度原子能和太空发展部长吉滕德拉·辛格给印度人带来了两个大消息。
重达约20吨,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宇航员可以在空间站内停留15到20天……其实早在两年前,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负责人希文就曾描述过对空间站的构想。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希文再次重申了这一计划,并表示:“在过去的2021年,ISRO开展了各种技术研发活动,为未来十年的太空活动做准备”。
如果说创建空间站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那“加冈扬”载人航天计划可以说近在眼前。希文表示,“加冈扬”目前已经完成设计并进入测试阶段。2022年下半年,“加冈扬”将执行两次无人航天任务。之后,三名印度空军军官将进入飞船,进行太空训练。
作为印度首个载人航天项目,“加冈扬”被印度人视为里程碑式的壮举。因为它一旦成功,印度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第四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希文也强调,“加冈扬”是眼下的首要任务,只有“加冈扬”顺利进行,空间站才“有戏”。
有人乐观有人忧
推迟日期、任务“夭折”……尽管此前印度在“追梦”的路上数次出现意外,但此次印媒依然表现得相当自信。
印度《欧亚时报》总编辑尼廷·蒂库表示:“从核试验到月球探测器,再到反卫星试验,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赶中国。”
阿联酋媒体称,印度政府在太空领域的承诺获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被认为完全符合印度的国际地位”。
这份乐观也传递到了社交平台。在推特上,有人表示“为莫迪感到骄傲”,有人表示支持“印度制造”,还有人向ISRO的载人航天计划表达了祝福。
但狂热之外,也不乏冷静的思考与批评的声音。许多网友坦言,对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理应在卫生、供水等基础设施及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支出更多。《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对于一个有三分之一人口还没用上电的国家来说,这是一种“奢侈的放纵”。
欲进“精英俱乐部”
印度人对太空的憧憬背后,似乎还有更多的考虑。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发展太空计划,是因为政府在科学技术上的投入会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被称为“印度航天之父”的维克拉姆·萨拉巴伊看来,“印度需要先进的太空技术,在国家和国际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2019年,印度的“月船2号”任务失败之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观察到,即便是遭遇波折,太空依然能燃起这个国家的民族自豪感,成为团结民众的纽带。
莫迪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太空计划的成功是一个国家能力的象征。分析人士指出,载人航天显示了一个国家在全球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印度希望自己成为“精英俱乐部”成员。 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