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广告 5个多小时直播 在线解决30多件“急难愁”
第6版:战疫/帮侬忙 2022-04-25

5个多小时直播 在线解决30多件“急难愁”

扫码看“战疫·帮侬忙”

4月22日11时15分起,新民晚报“战疫·帮侬忙”求助服务类融媒体平台,在今日头条、抖音开启——紧急求助热线直播。截至4月24日连续三天,5个多小时“与民分忧 为民解难”的实时互动,在“战疫·帮侬忙”记者团队、公益联盟志愿者、街道居委会等的迅速集结、携手努力下,30多件“急难愁”诉求当场得到解决。

175户老人独居 紧缺物资送达

求助>>>

我们小区里高龄独居老人较多。小区封控后,因为不会网上采购,老人家中生活物资紧缺。我是一名居民志愿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能有好心人来帮帮他们。

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 潘先生

帮忙>>>

潘先生说,他住在耀华路331弄。小区里有140栋居民楼,约有5000人居住,其中大约有175户高龄独居老人,他们生活物资告急,特别是缺少松软可口、容易食用的食品。

直播中,记者迅速将信息发到了“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群,在志愿者紧急协调后,牛乳吐司、小酥肉、猪肉馅饼、瑞士卷等陆续送到了小区。截至发稿,老人们都拿到了这些紧缺的生活物资。

怀孕二月胎停 送医车辆来了

求助>>>

由于“胎停”,我现在急需前往医院做流产清宫手术。一旦拖延,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宝山区顾村镇 史女士

帮忙>>>

在直播连线中,史女士告诉记者,她怀孕两个月,被诊断为“胎停”。4月20日,她突然见红,必须前往闵行区百佳医院检查救治。但让史女士犯难的是,自己一直联系不上车辆,无法赶往医院。

求助信息发出后,海博出租车司机吴文根师傅再次“举手”了。作为公益联盟“战队”的首批报名者之一,他曾送过“胎停”孕妇就医、送过丧子母亲回家。4月24日凌晨5时,吴师傅从松江区出发,凌晨6时左右接上史女士,赶往闵行区的医院。傍晚,吴师傅将史女士送回家。

77岁老人缺粮 菜肉米蛋来了

求助>>>

我和老伴都77岁了,不会上网采购,也不会线下团购。小区封控后,家中生活物资紧缺,希望有人能来关心关心我们。

杨浦区国伟路 赵阿婆

帮忙>>>

赵阿婆说,自己和老伴住在国伟路138弄的城市庭园。小区封控期间,虽然派发过两次菜蛋米油等生活物资,但由于两位老人缺乏购物能力和途径,时日一长,只能“坐吃山空”。

得知情况后,公益组织联劝(明義)慈善专项基金主席黄屹女士立即回应求助,“这件事,我们包下了”。4月24日,“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志愿者将大米、肉类、蔬菜、鸡蛋、牛奶等送到了两位老人所住小区。赵阿婆激动不已地说:“还是好心人多啊!”

癌症病人断药 跨江紧急专送

求助>>>

我是一名肺癌患者。平时,需要服用艾弗沙才能控制病情。但是小区封控,抗癌药用完,一直无法出门再配。于是,我委托朋友帮我配来了药,但他住在浦东,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样跨江拿到这些“保命药”?

宝山区顾村镇 钟先生

帮忙>>>

直播连线中,钟先生告诉记者,4月23日,他赖以“保命”的抗癌药艾弗沙已吃完。4月21日,他托朋友买到了药。钟先生住在宝山区,而朋友家在浦东新区周秀路,现如今他只能“隔江望药”,真是心急如焚。

公益企业美团举手,安排“紧急专送”!4月24日一早,美团配送员李丽穿好防护服,从浦东新区的家中出发,赶到了钟先生朋友的小区。拿到药物后,立刻消杀好放在后座,随后驱车前往宝山区,按图索骥,将“保命药”送达。

父亲二次求助 接单送往机场

求助>>>

我儿子今年24岁,因患有恶性肿瘤,我陪着他从甘肃来沪求医。由于医院封控,化疗受阻,在向“战疫·帮侬忙”发出求助后,经记者多方联络,目前在浦东阿特蒙医院治疗。(详见4月24日6版《患癌小伙化疗受阻 多方合力完成治疗》)4月26日,儿子就要出院了,我已经订好回家的机票。不知你们能不能再伸出援手,帮我们找到送机的车辆呢?

甘肃省 郭先生

帮忙>>>

郭先生说,在“战疫·帮侬忙”的及时相助下,儿子在被浦东阿特蒙医院收治后,4月24日已完成治疗。4月26日,儿子就将出院,郭先生也预订了当天返乡的机票。由于出院时需办理各种手续,还要网上结算,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再加之儿子身体十分虚弱,不能奔波操劳。为此,郭先生急切希望能找到送机车辆,但他反复努力,却一直预约不上。

公益企业强生出租公司立即为父子俩开启“绿色通道”。在安排好送机车辆后,还反复关照郭先生,必须持有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确保后续返乡行程不受阻滞。“没想到,我的一次次求助,都有人伸手相帮。上海,真的让我们很感动!”直播连线中,郭先生语音哽咽。

31位残障人士 遇“暖心投喂”

求助>>>

我一直参与金杨社区“阳光家园”日托中心的志愿服务。我们这里有30多位残障人士,他们不会使用手机网上采购,线下团购又存在沟通障碍。小区封控期间,家中生活物资紧缺。希望有更多好心人给予残障人士更多关爱,助力他们走出艰难。

浦东新区金杨社区“阳光家园”志愿者 朱女士

帮忙>>>

直播中,记者即刻与朱女士取得联系。她说,小区封控后,日托中心的志愿者们经常与这些残障人士“电话诉衷肠”,在嘘寒问暖中,关心着他们的生活,安抚着他们的情绪。“足不出户”时日一长,志愿者们了解到不少残障人士家中菜、米、油短缺,虽然在居委会的协调下,志愿者通过网购、团购为他们配送了一些生活物资,但还是需要更多的“暖心投喂”。

“帮帮残障人士”——记者随即在“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群中发布信息,10多分钟后,就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公益个人爱心捐赠。在各方紧急协调下,一张配送清单迅速列出:面包吐司、云南沃柑、猪肉水饺、蔬菜组合……今天,31位残障人士就将收到这份沉甸甸的“爱心礼包”。

抗疫医务人员 车故障紧急修

求助>>>

我和妻子都是医务人员,近段时间,一直在浦东新区抗疫一线工作。有时回来照料家人,全靠自己的私家车通勤。4月24日,我们的车子突然抛锚。封控期间,无法即时赶回单位,这让我们万分焦急。

闵行区申北路 刘先生

帮忙>>>

4月24日,在直播中,记者突然接到了这样一件紧急求助。刘先生和妻子是浦东新区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在极度忙碌的间歇,有时要驱车赶回家中。昨天上午,车辆在行驶中抛锚,发动机高温报警,虽然应急加注了水,勉强开回小区,但仍在不停报警。他们虽四处找寻,却没有地方修车。几个小时后,就要返回浦东了,夫妻俩一筹莫展。

记者在“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群中发出消息后,公益企业途虎养车迅速“接单”。4月24日11时20分,专业技师身着防护服赶到了吕先生所住的小区,经初步检查,车子的水泵和水管存在故障。但因为缺少部分零件,需要紧急调货,于是先应急维修,让刘先生和妻子在处理完家事后,赶到门店,更换发动机水泵。昨天傍晚6时许,经维修确认车辆安全后,刘先生夫妇又驾车赶回了抗疫一线。

独居癌症阿婆 电话问诊配药

求助>>>

我是独居老人,患有癌症,因为多次化疗,造成代谢功能受损,血管受到影响,急需治疗高血脂的处方药——匹伐他汀。之前,我一直在社区医院配药,但因为小区封控,无法线下配药,而网上预约多次也没有配到。目前,家中已经断药,你们能不能帮帮我?

市民 陈阿婆

帮忙>>>

在直播评论区,陈阿婆一次次的“紧急求药”几乎刷屏。在请她通过今日头条上海频道“战疫·帮侬忙”入口和抖音话题#上海疫情互助“战疫·帮侬忙”入口留下个人信息后,记者立刻联系了公益企业曜影医疗,全科医师严轶文立刻通过手机连线陈阿婆,在详细了解病情后,为她开具处方,配好了“匹伐他汀”。随后,一段电话问诊的录音传回了直播现场,除了听到陈阿婆的声声感谢外,还有公益企业的爱心延续,因为陈阿婆家住浦西,曜影医疗位于浦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力为老人“跨江送药”。

聋哑父母失联 社区悉心照料

求助>>>

我的父母居住在徐汇区东安一村,我平时一直去他们那里照料生活起居,但由于小区封控,最近一直无法前往。父母都是聋哑人,家中没有电话,这样一来我和他们“失联”了,得不到任何的音信。我的父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母亲还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他们吃饭怎么办?家中断药又怎么办?一想起这些事,我就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市民 王女士

帮忙>>>

记者随即联系了老人小区所在的徐汇区枫林街道,随后又与小区居委会连线。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两位老人都是残障人士,他们特地安排专人照料,还为二老配好了常用药。记者将街道和居委会传来的照片立刻转给了王女士。“看到老人家笑嘻嘻的样子,我一下子心定了。真是麻烦大家了!”随后,在拿到居委会的紧急联系方式,拨通电话表达谢意的同时,王女士又得到了这样的承诺,“阿拉会全力保障两位老人的生活,请侬放心。”

本报记者 徐驰 王军 钱俊毅

战疫·帮侬忙 诉求数报

4月24日11时至4月25日11时,新民晚报“战疫·帮侬忙”互助服务类融媒体平台共收到求助、咨询类等诉求759件,其中紧急类诉求227件,已推动解决182件(含“公益联盟”21件)。非紧急类诉求也已通过相关渠道,给予回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