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玲
深秋,“父亲的水稻田”迎来秋社庆典活动。我们重回稻田,再次看望那些顺利完成使命的风雨旗。
2022年春日,“稻长”周华诚说,要在“父亲的水稻”里插上二十四面风雨旗,那将是一面面巨大的旗帜。旗帜是长条形的,它们将随风起舞,在稻田上空守护稻田100多个日夜。
其中有一面旗,由稻友们完成。葱花有个创意:每个稻友好似一粒稻米,我们在长旗上画出一粒粒稻米模样,稻友们可以在“稻米”上作画,也可以从旧衣服上裁下一块布,缝制在旗帜上。
女儿小云是资深小稻友。常山五联村和天安村的那片稻田我们去过很多次,虽不能时时见到它,但可以通过参与风雨旗的绘画,让旗帜代表我们守望稻田。
她在属于她的那粒稻米上,画了她喜欢的小王子。小王子居住在B612星球,他的星球是黄色的,像月球表面一样有凹凸的小小环形山。小王子可以坐在他的星球上看到我们的稻田。她边画边告诉我,小王子穿绿色衣服,围黄色围巾,他边上的玫瑰花被罩在了玻璃罩子里。
为什么要把玫瑰花罩住?那不是没有自由了?我问。
不!玫瑰花怕风,她很娇弱,玻璃罩是给玫瑰花防风的。
小王子在他的星球上,一天之内看过了43次日落。那么,在我们的稻田,小王子将看到地球上100次的日落。我给小云画的小王子取了“守望”二字。
守望,是一种坚守、呵护,也是一种相信。
守望,是太阳落了,星星暗了,大风刮走了,鸟儿飞离了,所有人都回家了,就你还在,坚守在那里——永远充满信心。
守望,是相信。相信十里稻花香,相信粒粒归仓,相信挥洒过汗水的人,眼中有光。
稻田在我们的守望之下,风调雨顺。
葱花说,最初她想在旗帜上就写四个字“风调雨顺”。可能太单调了,被设计师赵统光直接否决。
葱花是水稻研究院的,对于一个整日与水稻打交道的人来说,没什么比“风调雨顺”四字更有重量。
如今的旗帜也很好,分量更重了,因为缝制上了更多人的寄托和希望。
有的带来了读书年代的校服T恤,那是听过浙江大学风声雨声读书声的一粒“米”;有的带来了马拉松的队服,那是跑过很多城市,见证过很多汗水的一粒“米”;有的带来了每次出差都会用的背包上的一块布,那可能是走过国家最多的一粒“米”;我带来了小云一件绣有两只鹦鹉的T恤,她小时候总爱来回抚摸鹦鹉身上的绣片,以变幻出不同颜色,那可能是被一个热爱稻田和飞鸟的女孩抚摸过最多次的一粒“米”……
“稻道相传”“稻米粒粒似珠玉”“万物生”“我送上千万个音符”……许多祝福写在了风雨旗上。
二十四面风雨旗伫立在稻田,时间和季节拍打着迎风而起的旗面。多少风雨从身边逝去,那些细长的旗杆依然岿然不动——到底还是守望最动人,带着朴素而坚定的信念,送走春夏,迎来秋收,直到金色的稻田一望无垠。
秋社庆典这一日,飘扬的风雨旗下,“福也,好啊!祈风调雨顺,庆五谷丰登啊”的“常山喝彩”,挥动镰刀割下的第一把秋日稻穗,长桌宴上的新米品尝……这些献给稻田的仪式,让一整年的勤劳,转化为喜悦,在打稻机轰轰响的脚踏声中,四散开来。
我想,正是这些美好,让一个平凡的丰收日变得隆重而意义非凡。我相信,将来的某一时刻,我们定然会重新忆起这日画面,连同黄昏的温度,晴日下的稻谷清香,收获的喜悦,在心中再次泛起温暖。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场景是向冬天最好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