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玲
看电视剧《狂飙》,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观众往往盯着屏幕上的“黑老大”高启强,心里想、嘴里念出声:“张颂文老师真神了”“怎么就能演这么好”“带磁性的声音啊”“这慢悠悠的语调”。屏幕上无数的弹幕在表达着同样的意思——又“出剧”了,再一次感知“是张颂文在演高启强”。
因为称赞张颂文,刘校长还惹上了点“是非”。刘校长何许人?2月4日,湖北襄阳四中6000余名师生举行春季开学典礼,校长刘明国借《狂飙》中演员张颂文的经历,如含小石头练卷舌音、跑剧组600多趟被拒绝600多次等,激励学生:所谓苦难,不过是化了妆的祝福;所谓成功,不过是厚积薄发。
就这,却被某些人指斥:堂堂中学校长,怎么就能吹捧“黑社会”?还有人说:刘校长你讲的是张颂文,学生听到的却可能是高启强,为什么不给学生讲英雄人物?
汉语中没有“听商”这个词,大概用“智商”可以涵盖吧。相信没有人智商低到连演员和角色都分不开。但为何仍有人指责刘校长的发言,还要进而怀疑刘校长学生的智商?
张颂文被大家称为“宝藏演员”——不怕寂寞不惧挫折,以坚毅之品格最终赢得“天道酬勤”;出演高启强拿捏到位底蕴尽显,被观众爱到了骨子里;除了爱,大家还愿意叫他一声“张颂文老师”。他的故事,为什么不能用来励志?
网络发言,真的需要静气。像这样连基本事实都搞不清楚,就心浮气躁地来一番攻击,根本不考虑网络环境等同于公共场所发言,可能对当事人带来不良影响。这既让人感到肤浅,又令人生厌。
当下的社会,绝不能容许那些自身无静气却动不动搬出道德大棒打砸良善的人。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平和、温暖的。穿着“正义外衣”的戾气应该被扼制,还生活本来的静好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