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图表 邵晓艳 制图
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向东工作室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本报记者 易蓉
在社区,中医药颇受居民欢迎,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市卫健委、市中管局2021年公布了20个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涵盖小毛病和疑难杂症。去年11月,本市还公布了首批50家“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完成后的中医示范站点设中医诊室、治疗区和中医药养生健康教育特色区等,均配备中医骨干医师坐诊,部分站点还邀请中医名家及其团队坐诊带教,将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优质诊疗服务和中医健康服务体验窗口送到居民家门口。
随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药饮片、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服务对人们来说,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在社区体验过的居民却不多。如何满足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如何增强?社区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近日,记者走进长宁、宝山等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探究竟。
调查地点 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向东工作室
便捷: 多点执业“送医上门”
在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中医诊区,石向东工作室迎来络绎不绝的患者:咳嗽不断、身体疲乏、睡眠不佳,还有原来的腰痛、肩痛又有发作趋势……忙碌穿梭在诊间是石向东的工作常态,“中医在新冠康复领域效果明显,其实中医原本就潜力无限,我们有能力冲在前面。”
石向东是“上海工匠”,传承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一指禅”和“陆氏针灸”技术,中医特色疗法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获“2021年上海市社区中医品牌”,失眠治疗为“上海市优势病种”。根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几年,石向东靠“一手绝活”赢得居民信任,收获口碑。诊区从最早的一间房,发展成为具备十多间诊室的两楼层。
小诊间里是等待着的病人。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患者咳嗽不断,腰痛复发。石向东马步扎稳,提神运气,大拇指点按,推与拿手法纯熟。“中医推拿关键在渗透,温柔却力达目标,拿捏到位的‘火候’在于功力。”石向东说给病人治病也是练功,所以越做越来劲,不会觉得累。一个疗程的按摩完成,病人的腰痛感大大缓解;针对咳嗽还有专门的协定咳嗽方,一到两周就能基本根治。“我们针对患者实际,内外结合,提高治疗效果,”石向东解释。
这边推拿完毕,脚下生风,石向东走进另一间诊室。手起、针落,石向东为一位病人施针,一边询问近况。老伯顺口咨询石医生,自家儿子最近腰腿疼走不了路,特别是膝盖没法动。“你让他稍微能走动了来看,我们有联合门诊,可以直接帮忙预约核磁共振,拍好当天就能拿报告。他哪天有空,我还有夜门诊,方便平时要上班的人。”石医生耐心地将自己的门诊安排一一告知。
说话间,一位癌症晚期的患者慕名而来,她正接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不能吃其他药物,但是一直睡不好。石向东安慰道:“针灸和推拿都有效果,你放心,绿色治疗!”
石向东工作室的日门诊量60余人次、年门诊量15000余人次,他牺牲休息时间以多点执业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就诊需求。此外,石向东工作室还开到潘东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个站点距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不远,但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来说也有一定困难。”石向东从2006年开始就为潘东的居民服务,真正“送医上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如今有了硬件条件升级的站点,能在家门口接受医疗服务的居民都很高兴。老百姓的需求多了,工作室又增加了站点服务时间,每周有两个下午在潘东站点服务。
在石向东看来,扎根在基层,踏踏实实为每位患者解忧,也是医技提高的过程。如今,石向东的团队已有17人,每周都有小组会,大家交流病例,研讨诊治方法,学习专家经验,及时更新新知。
近日,《关于命名2022年度上海市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决定》发布,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向东中医推拿针灸工匠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石向东希望继续带领团队针对失眠、膝骨关节病、颈肩腰腿痛、小儿脾胃病等,将专病诊治和预防保健进一步深化。“如果能继续打通中西医壁垒,就可以让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促进健康的很多领域,中医也有西医无法取代的地方,成为居民的健康帮手。”石向东希望可以让更多患者能够走进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点,通过体验感受中医魅力。
调查地点 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惠:“独门绝活”让患者受益
在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癜风、脱发中医药特色专病门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积累的科研成果使40余万名患者受益,传承4代的“绝技”和8个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院内制剂“秘药”也为患者带来了既有效又实惠的医疗服务。
中医科主任陈雁是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癜风、脱发中医药特色治疗》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该领域中医药特色临床治疗和研究23年。扎根淞南社区,陈雁亲历并见证团队接力和专业发展。
她介绍,这一“独门绝活”源于中医世家顾明达先生家的祖传秘方。20世纪70年代,顾先生献出秘方,与老中医袁文炳、金洪慈和汪兴发开启了专病门诊科研建设发展之路。如今,传承人已经进入第四代,团队在治疗技术、制剂研发等方面始终坚持传承和创新——将梅花针、头皮针、耳针、杵针、滚针、刮痧、穴位注射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及308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大型西格玛紫外线治疗仪、头皮分析仪投入临床使用,研发的复方首乌生发丸、二白生发丸、参柏生发合剂、复方红花酊及用于治疗白癜风等8个制剂,通过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审批,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白癜风、脂溢性脱发和斑秃治疗总有效率分别在75%、86%、95%以上。
调查地点 金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急救:解蛇毒一周后可出院
清洗伤口、挂毒蛇血清、消炎,再涂上季德胜蛇药片(或新癀片)研磨调制的外敷药,中心特制的中药汤剂每日三次顿服,被毒蛇咬伤的患者通常一周后即可出院……奉贤区金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蛇咬伤专科,近两年收治的数十例蛇咬伤病患,治愈率均达100%。
“蝮蛇毒性很高,如果治疗不及时,超过24小时不用血清等对症救治,很可能会危及生命。”全科医师周桂莲已经在蛇咬伤专科工作了29年,她说直到现在还有好多人不知道,被毒蛇咬伤后,应尽早处理伤口、及时就医。
奉贤区金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丽云告诉记者,中心由齐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建制搬迁更名而来。早在1960年代中期,奉贤齐贤公社卫生院就开始收治被蛇咬伤的病人,所用中草药方是当时院长陆德铭研制的。陆德铭是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对蛇咬伤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如今的药方经过几十年改进,共用黄连、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16味中药,对解蛇毒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