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回归后的首场独奏音乐会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这场以“古典·浪漫·印象”为主题的音乐会特邀钢琴家薛颖佳加盟,贝多芬、德彪西与肖邦的大提琴名作被相继演绎,让乐迷直呼过瘾。
在观众持续不断的掌声中,王健五度返场,并带来三首安可曲目。最后一次返场时,他说:“请允许我为(舞台)后面的观众再演奏一曲。”说着,他将座位调转,面向始终背对着的后场观众再度拉响了《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广板。这首简短而饱含深情、精巧又闪烁着智慧的曲子,将人们带入宁静致远的意境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音乐会的观众中,小观众占比逾25%。5岁学琴,如今已考出大提琴10级的埃里克斯就读于普陀区武宁路小学,这场音乐会给他感触很深:“王健老师真的拉得很好听。”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姐妹花陈睿佳和许星辰携手前来,对于走专业路线的她们来说,聆听大师的演奏就是业务学习。
从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中的“中国大提琴神童”到如今享誉国际的音乐大师,王健的成长之路也激励着无数学琴的孩子。琴童谈言心的妈妈本身是乐迷,特别喜欢大提琴,在胎教时,她就时常放王健的专辑。她笑说:“大概是心诚则灵,小朋友后来音乐启蒙时,试了钢琴、大提琴、小提琴,最后选了大提琴。”
现场,也有外地琴童的家长组团而来,并在中场休息时让小琴童们交流心得。特地请了半天假,带孩子坐高铁来赶场的孙旭英感叹:“最好的音乐课就是听一场音乐会。听王健这样高级别的演奏家‘开课’,抢票、赶场都值得。”
当下,各大艺术盛事连轴,音乐、舞蹈、戏剧在各大剧场相继上演,无疑为全城乃至周边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社会大美育的环境。在博物馆学历史、在美术馆赏名画、在音乐厅上“大师课”,精彩纷呈的演出给予孩子们艺术的熏陶,润物细无声地将他们带入美的旅程。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