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缺一牙”而动全身,缺牙修复千万不可怕疼、怕麻烦! 关爱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第16版:新民健康/医技 2023-05-16
早防早治 服务支撑

关爱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关注向阳院长者公寓 了解更多 专业阿尔茨海默症照护

“他忘记了全世界,却没有忘记爱你。”说起阿尔茨海默症,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可能更多来自于影视作品的描写。无论是几年前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还是上周于母亲节上映的《百花》,众多影视作品都让观众对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悲怆产生了共情。

但情感只是主题的包装,悲怆之下是残酷的事实,阿尔茨海默症就像一块“记忆的橡皮檫”,渐渐地擦去患者的记忆。当记忆逐渐流失,患者的时空也在错乱。由于神经退行性病变导致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进行性恶化的智能减退,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会表现出记忆力、计算能力、判断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消失。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2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月”宣传主题都为:“知彼知己,早防早治”(Know Dem entia,Know A lzheim er’s)。旨在让人们进一步认知阿尔茨海默症,早诊断、早治疗,早期防治、延缓痴呆发生;同时呼吁补齐养老服务短板,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照护提供专业的服务支撑,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阿尔茨海默症该如何干预?

根据2022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知晓与需求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症的人群总知晓率超过九成,但主动就诊率仅有一成多。

那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症状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干预呢?根据这些问题,国家卫健委于2019年编写了《阿尔茨海默症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给出多项建议。

知晓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迹象。包括:很快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务变得困难;对所处的时间、地点判断混乱;说话、书写困难;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性格或行为出现变化等等。

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多学习,多用脑,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与社会隔离。

降低患病风险。中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抑郁症、听力损失、有痴呆症家族史者,应当控制体重,矫正听力,保持健康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及时就医。老年人若出现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迹象,家人应当及时陪同到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记忆门诊或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

积极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照护人员负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感官刺激、身体和智能锻炼、音乐疗法、环境疗法等非药物治疗。

如何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另根据《2022中国阿尔茨海默症与相关认知障碍公众防治知识调研报告》(以下称《报告》),中国60岁及以上的认知障碍患者达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接近1000万。

由于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需要大量的护理工作。根据《报告》,现阶段对于患者的照料以居家照护为主。照料者在照护上除了常规的衣食起居,也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需求。比如:

做好家庭照护。掌握沟通技巧、照护技能、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生活中协助而不包办,有助于维持患者现有功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佩戴防走失设备,预防伤害。

维护患者的尊严与基本权利。注重情感支持,不伤其自尊心,沟通时态度和蔼,不轻易否定其要求。尊重患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患者自主自由。

只是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出现的各种精神或行为症状中,给照护人员带来了较大负担和压力。根据《报告》,患者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爱生气、夜间不睡觉,总是闹腾、妄想等行为。家庭照护群体也因此面临着长期经济压力、情绪困扰、身体健康等问题。

针对这些困难,不少家庭选择将患者安置在专业养老机构。根据《报告》中的调研,家庭对于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随着一些创新型专业养老机构的成立,为患者的细致照护提供了更专业的服务支撑,除了日常护理和医疗保健。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还会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的康复、心理支持、营养餐等服务,帮助老人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无论选择哪种机构,都应以老人的实际情况为主要考虑因素,对机构的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选择更适合老人的方案。同时也建议家属定期关注老人的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可拨打电话预约向阳院长者公寓

阿尔茨海默症护理开放日

021-54979988

预约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柳州路374弄12号

预约开放日:周五下午13:00—14:00/14:30—15:30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