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琪钟
这个五一假期,做了最有趣的事:分别教5岁的小侄女和82岁的爷爷认字、写字。
小侄女学字,为了之后考试、升学,是面向未来的人生;而爷爷学字,是为填补人生的空缺。
在今年春节前,爷爷的日常就是各种劳作,田里、地里、山里、家里,劳动是他的人生信条;而今,身体大不如前,哪也去不了了,做家务也吃力,整个人一下子就空下来了,所以,需要给爷爷找到人生新的乐趣。
幸运的是,大概3年前让爷爷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现在他会用微信和抖音,能与我视频,也算是“联网”了,可以获得外界的资讯。对老年人来说,“联网”其实是很重要的,要不然,慢慢就被时代遗忘了,衰老速度也会无形中加快。
教小侄女和爷爷认字截然不同。小侄女是一张聪明的白纸,任何笔墨都会很快在上面显影;而爷爷是一张厚重的报纸,上面记载着许许多多的过往,有人物、有故事、有地点。我教爷爷:这是北京天安门;我们住在余姚石步村西川岙……这些,爷爷都记不住,不能把每个字对号入座。但我一说“杨梅”,爷爷脸上就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每年夏至,爷爷都会去后山杨梅树上采摘杨梅,到集市上去换取口粮。
爷爷能认识的每一个字背后,都是一个宽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