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书为心声  他们如斯说 通会之际  天真烂漫
第13版:创见 2023-06-10

通会之际 天真烂漫

——当代书家的创新探索

司马相如凤求凰·题凤凰朱拓 鲍贤伦

隶书六言联 刘一闻

钱珝句 刘云泉

行书八言联 刘一闻

◆丁申阳

审美也就是一个人的品位,我们中国人讲究“品”,穿衣有衣品,做人有人品,艺术也好“品”,书法更有尚“品”之说。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在无数书家的实践中,凸显出其昂扬的生命张力。何为“书法创新”,且看几位当代书家如何回答。 ——编者

刘云泉、刘一闻、鲍贤伦三位书家联合举办书作展,这次展览展示的不仅是书法作品,同时也有关于书法审美和理念。从艺术角度讲,我们更崇尚“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观念,当然,无论是个性也好,风格也好,其根本就在于审美。

审美也就是一个人的品位。审美是无形的,却通过作品风格而外显。凡“上品”之作,皆因审美格调高而超凡脱俗;反之,审美格调低则容易落入俗套。因此,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法很容易被人们触及,却又很难在艺术深度上有所作为,皆因大众审美的标准中很难以格调高者为主流,于是乎,绝大多数书家不得不服从大众认定的尺度而缺乏审美理念和艺术情性的思考。

我想,刘云泉、刘一闻和鲍贤伦三位先生的创作是具有反思性精神的。它们可能无法感动某些人,但是在有识者眼中,却又极其可贵。在保存文字的诗文书写范畴内,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三位书家充满个性的审美提炼。尽管在岁月的锤炼下,生活环境、学问修养、个人性格和艺术道路不尽相同,但他们在各自单纯的书法领域中始终有着非常高品位的实践和探索,这使得其表现出的艺术语言符号也更为质朴和感性。

年已八旬的刘云泉先生是蜀中名家,笔法高古,拙中见巧,随性怡情,在苍茫浑厚的线条中透露出褪尽烟火气息的恬静,在诗意地栖居中凸显出生命的张力。

刘一闻先生亦是高士,他崇尚简约风格,其书法刚柔并蓄,清丽平和,疏密得当,在淡雅里流淌着清新的书韵,有“清风满怀,明月在抱”之势。

鲍贤伦先生博古通今,熔秦铸汉,以古隶为基,却无陈腐之气,用笔古朴厚重,结体舒展自然,从容不迫而别出天趣。

三位书家殊途同归,共同步入疏放简远、典雅高贵的境界,在高扬主体精神的艺术天地里相会、前行,真是令人感到钦羡。

杜子美曾有诗云“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三位书家的作品无不体现着天然的拙趣,而精湛的书写技巧已然化作自然而然的拙趣体现,运笔挥毫处,不在意为书,不滞于手,不碍于心,一片天真烂漫。

挖掘其拙趣背后的深层含义,充满随机性的艺术生命力是其一;同时,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超脱于规范化的法度而体现出的真正的书法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的展厅文化中,我们似乎习惯了气势很大、气氛很足的大尺幅作品,标异炫奇,图强争胜,却往往忽略了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中小而精的部分。反观这次展陈的作品,所谓“闹中取静”,大不过四尺,魅力独特,注重精致,充盈着文人素雅之气息,值得我们慢慢欣赏和品味。

文字摆脱了图案化的意象性而直指精神,书法作为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应该充分关注人文情怀和主体精神,以求对现实大同的超越。孙过庭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在我看来,三位书家已有“通会”之感,书风也脱尽凡胎,却有着无限的艺术生命力,愿他们艺术长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