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连打卡了两部沉浸式作品,下午在第一百货星空间看完音乐剧《嗜血博士》,晚上又到海上梨园欣赏越剧《西厢记》。
沉浸式戏剧,特色就在于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甚至直接参与其间的感觉。“马桶区”“地牢单间床铺区”“屠宰场与肉林共舞区”等大名鼎鼎的观众区安排就出于这《嗜血博士》。而海上梨园,走的是一种中式留白的沉浸路线,它不会迅速地刺激分泌多巴胺,却好像桌上的一杯清茶,要坐下来细品,才能觉出茶香。
很多时候,戏曲挂上沉浸式的名头都有点让人觉得还差一口气,戏曲有固定的程式,一招一式都是规矩。好在,《西厢记》在互动打造上又增加了一层沉浸感,也让观众成了剧情的推动者。比如,张生和崔莺莺私会,红娘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拍照,没隔多久,崔夫人的手机上就出现了两人的合影,还挂上了热搜,当观众看到投影上两人的合影时,哄堂大笑,出其不意的戏剧体验非常有意思。
沉浸式戏剧,给了观众必须走进线下的理由。体验感、仪式感或许成了年轻人更加追逐的生活方式。演艺新空间,其实给了戏剧作品全新的土壤,因地制宜的创新,才算不辜负观众在周末付出的两个小时。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