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梅又入伏,上海迎来首个酷暑日。昨天,记者在浦东金桥、陆家嘴等区域看到,通过爱心接力站、流动“集装箱”休憩点等方式,为烈日下的户外工作者撑起了一片“清凉世界”。
“旗舰版”爱心接力站
午休躺椅很抢手
昨天中午,在巨峰路、杨高北路路口,轨道交通建设工地上酷暑难当,马路对面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则是一片清凉世界。来自安徽阜阳的美团买菜快递小哥袁义飞显然是这里的“常客”,熟练地扫码从冰柜里领到了一份钟薛高雪糕,和其他小哥们一起吹空调聊聊天,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这个近70平方米的空间,可谓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的“旗舰版”。场所及日常运营由一家民营爱心企业——上海通昌园林市政有限公司提供和管理。除了桌椅、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充电器等常规“标配”外,“爱心接力站”还贴心布置了电视机、爱心雨伞等。房间一隅是精心设计的图书角,满满当当的书柜里各类书刊杂志品类丰富,可供职工随手取阅。宽敞的爱心空间,不仅为户外职工提供休息场所,同时根据职工需求积极拓宽外延,使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拓展的服务不为‘锦上添花’,只作‘雪中送炭’。”金桥镇总工会专职副主席黄思明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在爱心接力站里一排躺椅在房间中占了醒目的位置。“以往他们中午休息,有时候就拿几张椅子拼在一起躺着,于是有企业为他们爱心捐赠了躺椅。今天看到有人来参观,他们不好意思躺着;平时这里的躺椅很抢手,中午几乎都是满的,方便户外职工午休小憩。”黄思明说。
由于周边有美团、饿了么的站点,还有轨道交通建设工地等,每天从早上到下午都有人陆续来歇脚,使用人次每天在30到50。记者采访期间,一波又一波环卫工人、小哥、建筑工人等推门进来,已然成为周边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工余“充电”的爱心加油站。
说话间,小哥袁义飞发现墙上张贴了“微心愿”的海报,想到在老家6岁的儿子想要一台学习机,便咨询如何申请。爱心接力站的工作人员为他手把手指导,帮他挑选合适的礼物,身份认证后提交申请。不久,一个全新的学习机将快递上门。“一年也见不上几次孩子,他收到玩具肯定会高兴的。”
“集装箱”爱心接力站
地方不大功能全
金桥爱心站周边户外工作者比较集中,但在有些区域,户外爱心站和户外工作者集中的地方还有一段路,如何把服务送到他们心坎上?面向新上海商业城,背靠居民区,陆家嘴街道户外劳动者之家沿街设立,除了设置饮水供给、避暑取暖、餐食加热、手机充电、休息如厕等基本功能,还增设了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一体机、急救药箱、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共享书架、换电柜、洗衣沐浴、共享雨衣等“升级版”设施。陆家嘴街道总工会专职副主席傅敏介绍,户外劳动者之家通过党建联建、党建带工建的形式,联合区域化党建单位,设置“食物银行”“爱心冰柜”“爱心便当”等特色服务,由辖区单位不定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饮用水、便当、食品、生活用品等基本日常所需,全方位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让他们累了能歇脚、饭凉能加热、闲时能充电、心烦能倾诉,精准解决急难愁盼。
记者了解到,在陆家嘴街道,为了方便户外工作者就近获得服务,还设立了流动的“集装箱”,作为户外职工爱心站的延伸。虽然还没正式挂牌,“集装箱”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置了空调、饮水机等设施。在酷暑天的都市里,成为一片难得的“绿洲”。
陆家嘴街道崂山二村居民区书记陶佳隽介绍,崂山二村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在此居住的新就业群体有两三百人。“一方面,我们在小区里为快递、外卖小哥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开辟电动车充电区域、晾晒区域;另一方面通过发放积分卡的方式,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专门设计的社区治理项目,积极反哺社区。”
浦东新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温天里,浦东新区总工会依托户外职工驿站,加大对外卖快递、环卫工人等户外职工的关心关爱。近日,《浦东新区总工会关于优化提升职工服务品质能级的建设指引》发布,强调对户外驿站要按照“六有”标准实现复合多能(有统一标识名称、有合理的建设布局、有健全的服务设施、有完善的服务功能、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在线一键式查询)。目前,全区建有职工户外驿站200余个。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