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夏令热线留言板 天桥电梯停,34级台阶难住老人
第5版:第31届夏令热线特别报道/帮侬忙 2023-07-29

天桥电梯停,34级台阶难住老人

本报夏令热线接市民反映:一些场所无障碍设施或缺乏或关闭

天桥电梯不开,长长的台阶令人望而却步;公交车没有无障碍踏板,轮椅车上下多有不便;轨交换乘电梯封闭改造,轮椅车、婴儿车只能靠人“抬送”;居民楼前没有无障碍通道,7级台阶难住了一众老年人……在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已达553.66万人,占总户籍人口数的36.8%,人口老龄化程度很高。同时,上海市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中的持证残疾人也有60.56万人。

今年是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提升年。3月1日,《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旨在打造“无障碍之城”,让无障碍环境像空气一样融入日常生活。然而本周,多位市民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申城一些场所的无障碍通道及设施或缺乏或关闭,令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行受阻。上海离无障碍城市还有多远?本报记者展开实地探访。

静安区天目西路长安路交叉口

【反映】多位市民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静安区天目西路与长安路交叉口有一座人行过街天桥。天桥上虽然装有直梯和扶手电梯,但大多没有开启,对坐轮椅出行者及老年人极为不便。

【调查】记者来到天目西路与长安路交叉口,路口有一座南北向的天桥,天桥南北两侧各装有一部直梯和一部扶手电梯。北侧的直梯可以运行,扶手电梯却停运。南侧直梯和扶手电梯干脆都“罢工”,行人只能走台阶,34级台阶令老年人望而却步。

记者注意到,扶手电梯上的标识斑驳,台阶上有些垃圾,看上去装了很长时间,但没有好好维护和清理(见图,金旻矣 摄)。采访时,有两位老人尝试使用南侧直梯,但无果,连连摇头:“明明有电梯,就是不开,太不方便了。年纪大或腿脚不便的人,怎么过马路都是问题。”

离该路口不远的天目西路和恒丰路交叉口,也有一座U字形过街天桥,连接该处的五岔路口,车流量较大。记者发现,天桥东北角只有一条38级的步行台阶,西北、西南和东南角,除了步行台阶外,还装有三部直梯,但看上去尚未完工,都没有投入使用。几位老人及拖着行李箱的行人只能慢慢走上天桥。

【回应】经查询,两处电梯均为区管电梯。目前,静安区建管委已得悉此事,表示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再行处理。

轨交8号线、9号线陆家浜路站

【反映】市民陈先生反映称,在轨交9号线陆家浜路站换乘8号线时,原本站厅外有一部无障碍电梯可以使用。但前几天电梯开始升级改造,轮椅车、婴儿车换乘只能靠人抬上抬下,极为不便。市民表示,虽然改造前,坐电梯要出站、手动开启,也不太方便,但至少有个途径让轮椅车通行,现在连这个途径也没有了。市民希望,轨交方面能提供帮助或采取应急预案。

【调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无障碍电梯的位置设计有些独特,换乘大厅层电梯位于闸机外,在8号线站台则位于闸机内。原先从9号线换乘8号线时,要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门出站,再由工作人员手动开启电梯,随后才能直接下到8号线站台。

然而如今,电梯已被挡板围了起来,上写“无障碍电梯改造升级中”,施工时间为一个月。这样一来,乘坐轮椅车、婴儿车及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只能走台阶下到8号线站台,足足31级台阶难住了不少人。令人有些无语的是,虽然电梯已封闭,站内仍在循环播放语音提示“携带大件行李、使用手推车、行动不便的乘客,请乘坐无障碍电梯”。

【回应】站内轨交工作人员表示,这部无障碍电梯改造日期为7月24日至8月24日,为期一个月。由于站台设计原因,并没有其他可换乘无障碍电梯。不过,改造期间,如遇乘坐轮椅车、携带婴儿推车的乘客,工作人员会帮忙抬送。尤其是轮椅车,会由四五名工作人员一起抬,全方位确保乘客安全。

虹梅路3201弄紫京苑小区

【反映】市民顾女士反映,紫京苑小区23、24、25号三幢楼门口有七级台阶,但没有配套的无障碍通道设施,居民使用轮椅车上下不方便。希望相关部门牵头,帮助增设无障碍通道,满足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调查】记者在现场看到,紫京苑小区共有28个门洞,大部分住宅楼在前几年大修时增设了无障碍通道。只有23、24、25号三处缺少相关设施,门口只有七级台阶。

反映人顾女士已70多岁,她表示自己虽然没有轮椅出行的需求,但近几年膝盖无力、上下楼梯颤颤巍巍,更别提搬个行李箱或其他大件物品了。顾女士介绍,楼栋内希望增加无障碍通道的邻居不少,尤其是老年人,都有类似需求,但她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十几年却未果。前几年小区大修,眼看着别的楼栋前都增加了无障碍通道,自己的诉求却没有下文。有工作人员告知她,无障碍通道设置有专业的技术规范,三个楼栋“先天不足”,台阶较高、空间受限,造无障碍通道极大可能会毁绿占绿,一时找不到最优方案。

【回应】记者就此询问上海宗亿物业紫京苑服务中心与红春公寓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物业每年都在排摸服务小区的无障碍设施,曾经以紫京苑小区23号楼作为试点,拟方案做预算。然而在征询阶段,有50%的居民表示不愿意自筹资金,“自筹资金方案达不成一致,征询阶段就卡住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开展后续工作。”

红春公寓居委会蔡副主任则表示,这三处无障碍通道建设停滞不前的最大障碍是居民自筹资金有一定缺口——部分老年业主表示愿意出资,但年轻业主虽然同意却不愿出资。他表示,修建无障碍通道属于工程项目,不适用于小区维修基金使用范围,他们正寻求爱心企业募捐,设法通过其他渠道帮助筹资。

滴水湖地铁站转乘洋山专线

【反映】市民王女士乘坐轨交16号线至滴水湖站再转乘洋山专线去舟山时发现,洋山专线公交车上未设无障碍踏板,轮椅无法上车。王女士希望,城乡公交线路能更换带有“侧跪功能”的无障碍低踏板车型,方便残障人士和老人出行。

【调查】上海公交洋山专线是上海市至舟山市的跨省公交线路,由上海临港新片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一车队运营管理。线路共设6站,分别是滴水湖地铁站、顺翔路同汇路、洋山客运二号码头、同欣一路东海大道、东海大道港海路、沈家湾客运码头,总里程53.5公里。

王女士称,自己虽腿脚不便,但喜欢到周边城市玩玩看看。她听说洋山专线能直达沈家湾客运码头,便去电咨询。不料工作人员说,洋山专线整条线路的车辆,都不设置无障碍踏板,也没有配备无障碍渡板。工作人员还建议,有“轮椅上车”需求的乘客由家属陪同。王女士说,这已经不是自己第一次遭到“婉拒”,金山区和奉贤区也有许多公交线路没有无障碍踏板。“现在全市都在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市区的公交车基本都能做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希望郊区的城乡公交能尽快跟上。”她说。

【回应】洋山专线客服回应,洋山专线为跨省高速旅游大巴,配备软座、安全带和侧门行李舱。“我们线路横跨东海大桥,大部分时间行驶在高速上,出于安全考虑,车厢内不得有人站立,所有乘客必须系安全带。线路的特殊之处导致我们更换车型比较困难。”工作人员建议,有无障碍出行需求的乘客,可以事先寻求车队帮助。

记者又致电金山巴士,工作人员表示新车型一般都备有无障碍踏板。自金山203路、金山2路、莘金专线新车到位后,去年下半年正式投运的朱卫专线、朱钱卫线等36辆新车都是广受好评的无障碍“低地板”纯电动车型。车厢底板离地面不超过36厘米,与标准公交站台地面基本持平。同时,该车型还具备底盘升降及侧跪功能,方便残障人士和腿脚不便人士乘坐。车队还计划引进更智慧节能的新车型,提升乘客的无障碍出行体验。

本报记者 金旻矣 钱文婷

志愿者 赵冰琰 杨芷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