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八月 穿越弄堂烟火 回味悠悠往事
第12版:夜上海 2023-08-03

八月 穿越弄堂烟火 回味悠悠往事

◆吴翔

意无涯

曾经,以《上海一家人》《蹉跎岁月》为代表的海派电视剧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也代表了那个年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主流。近年来,在都市剧这个题材领域,沪产电视剧依然贡献了不少精品之作。以家庭、职场、婚恋、教育、住房等民生话题为切入点,展现出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情感需求、人际关系和人生选择,精准地捕捉到了都市人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有焦虑,有期盼,有努力,有获得,有纠结,有释然……既有寻常生活中柴米油盐构成的日常欢乐,也有由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等热点话题所带来的内心焦虑与困惑。近年来,在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的指导下,SMG影视剧中心持续推出经典沪产剧展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已成为观众每年对沪上荧屏的一份期待。今年,8月,联合展播活动将继续推出,《家春秋》《何须再回首》《济公》《济公外传》等沪产经典电视剧将重现荧幕。

申之魅

让观众们在今天依然可以循着当年的弄堂烟火,回味曾经的悠悠岁月。让观众透过镜头,为上海的创作者点赞,也为上海和祖国发展变化点赞。经典沪产剧展播,又来了。

《家春秋》 “林黛玉”“薛宝钗”重逢

剧中,高氏家族是“五四”时期的一个封建家族,而当时高家所处的时代已面临分崩离析。家族中的三代人面对江河日下的境况,有的仍是醉生梦死,有的希冀苟延残喘,有的追求个性解放。全剧以觉醒的爱情和婚姻,不幸与屈服,抗争与醒悟为线索,预示着封建主义扛不过土崩瓦解的历史命运。剧中还塑造了生活在高家的众多被欺凌、被侮辱的女性群像,通过这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刻抨击了封建势力的残忍和虚伪。

该剧先在四川取景,随后是在上海搭景拍摄完成的。改编人员曾为改编事宜,多次请教巴金:“过去改编主要突出的是觉慧,这也是原著的亮点。我们这次改编,编剧拟以觉新为主线,认为这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开拓下去,戏路会更广阔。但是,我们心里不踏实,于是再一次去请教巴金。”在原著中,觉新最后有一个不算太灰色的结局;而在电视剧中,觉新最后走上了绝路。

在演员方面,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在这部剧播出前不久刚在央视拍摄完电视剧《红楼梦》的陈晓旭和张莉。《红楼梦》的明星效应实在太强大了。在林黛玉与薛宝钗后不久,人们再次看到陈晓旭与张莉出现在《家春秋》中。张莉的角色从雍容富态的宝钗变成了美丽丫头鸣凤,角色的反差稍微大一点。而陈晓旭,则完全令人陷入梅表姐就是林黛玉的联想中无法自拔。一样的忧郁,一样的病态,一样的欲得未得……人们甚至还能从某些相对静止的画面中读出一些尖酸刻薄,或者洞明犀利来。很明显这一部《家春秋》中,渲染梅表姐与觉新的爱情戏比较用心。当陈晓旭站在梅花丛中微笑时,有比葬花更动人的效果。

《何须再回首》 故事取自真实生活

20世纪90年代,上海曾一连推出多部沪语电视剧《夺子战争》《何须再回首》等,创下过不俗的收视纪录,这也使许多上海观众一说到沪语电视剧,至今仍津津乐道。

其中,《何须再回首》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的沪语连续剧。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刑满释放人员,由于社会的歧视,从走出监狱的那刻开始,感受生活的艰难。《何须再回首》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拍摄的。当时,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何麟在《支部生活》上读到一篇文章,该文章写道,上海有两家运输公司在十多年内吸纳了2000多名刑满释放的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回归社会,走向自新之路,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于是,他立即起意将这一情节搬上荧屏。剧中崔杰在《何须再回首》中扮演樊老大,将一个人性复苏、良知回萌、走向新生的特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何麟扮演的厂长将他们聚拢起来,一起办厂,给了他们工作,并帮助他们组建家庭。

当年,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构建一个正常的、安定的社会秩序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以吸收刑满释放人员,使他们走向新生为题材的电视剧,显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再者,该剧还展示出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和感召力,并对这一特殊群体表现了人文关怀。

对于文艺工作者本身而言,何麟看来,《何须再回首》在当时承载着太多意义。彼时影视业不景气,演员不敬业、责任心不强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为拍这部戏,上影演员剧团号召演员深入工人的生产、生活,与他们交朋友,营造出一个非常投入的创作氛围。应该说,在我国电视剧创作中尚有不少无病呻吟,远离生活、时代的平庸之作的情况下,作者的创作追求是值得肯定的。

《济公》《济公外传》 没有放不下的事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观众脑海里一定会想起那个鞋儿破、帽儿也破、看似疯疯癫癫实则看破红尘的济公活佛。《济公》于1985年和1988年上映,是由张戈执导的神话电视剧,游本昌、吕凉相继主演,一共12集(前8集《济公》,游本昌主演;后4集《济公外传》,吕凉主演)。该电视剧主要讲述了济公济困扶危,经常用一些诙谐的小法术教训那些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奸佞恶霸的故事。

其中游本昌饰演的济公形象,可以说是深得人心,好评如潮。《济公》虽然集数不多,却凝聚了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心血。《济公》大火之后,既是主演又是导演的游本昌先生本着“演戏要对得起观众”的严谨作风,对该剧本精雕细琢。游本昌在一次采访中回忆当时为了能把济公这一角色演得更形象一些,特意去看济公像,查找各类书籍研究济公的形态。

拍摄过程也是充满艰辛,剧中济公化装成脏兮兮的模样用的并不是化妆品,而是用啤酒和颜料打造出来的颜色,身上的服饰也是特意剪出不少窟窿。戏里头有段济公吃肘子的拍摄,实际上肘子因为天气缘故已经发臭了,但因为条件有限,游本昌只能强忍住恶心,假装肘子很香的样子将它嚼着。除了肘子是臭的之外,有个桥段是济公被打板子的戏,因为群演力度没有掌握到位,导演觉得不真实,一个镜头拍了十几次,导致游本昌被打了十几次,最后结束的时候,游本昌站都站不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85版的《济公》中,游本昌主演的前8集剧名为《济公》,而后4集由吕凉主演成了《济公外传》,两人扮演的济公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当年导演邀请吕凉担演这一角色的主要原因是他是一位偏喜剧的演员,而济公这一看似疯癫又非疯癫的角色正需要笑容满面能带给大家欢乐的演员。如今,再看剧中吕凉的演绎,济公疯癫但心里通透,通过吕凉的眼神就能看出这一点。导演曾说过,选吕凉来演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一双诙谐会说话的眼睛。

电视上看到游本昌扮演的济公乐观豁达,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也活得潇洒通透。他曾说:“济公改变了我、度化了我,谁都想要过不烦恼的生活,那就得向济公学学,什么叫作乐观,乐观就是心随时随地都是开朗自在的,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事。”

乐无穷

《家春秋》《何须再回首》《济公》《济公外传》

播出时间:8月7日起(实际展播时间以东方影视频道播出为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