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仿四王笔意 又见织布机 我当了一回“旅客代表” 夜游龙登台 每段人生都有一首歌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3-08-07

又见织布机

□丁翔

青浦区练塘镇的东泖村,有一条宽大笔直的人工河,从东到西足有三里路之长。东边接着泖河,西边接通太浦河,河两边有几十户人家,枕水而居。村子最大的特色,是拥有木制织布机,统计一下竟然还有十五台之多,都保护得很好。

看着一台台古式的织布机和两头尖中间粗的梭子,我心潮澎湃。想起小时候,看到母亲和村上的几位农家女,在农闲时聚在一起,摆开场子,开始进行一场年复一年的俗称经布的“纱场之战”。

我母亲是这场经布之战的召集人。我们几个农家小孩都围着大人们拉开的场子,欢乐地转悠着。正在欢快奔跑时,只听母亲一声吼,不要乱跑,会把纱线和竹架弄翻的!

在织布前要做几件事。先用几百根有颜色的细线,拉成一个扁形的线床,再用一支竹拍板,在拉直的线床上,反复拍打,这样可以使线床更为坚固。只见母亲指挥着几位女同胞,你拉出蓝色的线,她拉着绿色的线,还有一个人用专门的小竹片在线床上不停地拍打,而这拍打的动作,像要打自家孩子一样,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当年农家的织布机,一个村上,以前称作生产队,总有五六台,在不同的农家里。哪家需要织布了,只要打个招呼,就可以把经好的纱抬到那家的织布机上。那时的农家,非常友善。如果晚上去织布,还提供照明灯具,有的还专门在客厅里挂上一盏嗞嗞作响的“打气的煤油灯”,光更明亮,织起布来更带劲。

那时,寂静的夜晚,在空旷的乡村里,传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一般都是农家女在织布,或许是为女儿出嫁的嫁妆而忙碌。

如今,生活进入了新时代,昔日为生活而来回穿梭的织布机,也失去了它的作用。一台小小的织布机,它彰显了当年农家女的聪明才智,今天,仍在传说着别样的农家风采,这也是我情迷东泖村织布文化的一大缘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