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
篆刻 冰西瓜 父亲的杏子 欧洲小街 “农家乐”里的女人们 且以烟火留英雄气
第12版:夜光杯 2023-08-18

“农家乐”里的女人们

宁白

在这个村“农家乐”里避暑的,女人比男人多。傍晚散步,村里山道上看到,身边一拨又一拨闲聊的女人,都是六七十岁的白发老太太。

村庄海拔800米。我们住的这家,男主人在外打工,婆媳二人,一人上灶、一人种菜养禽。请了两个邻村妇女临时帮忙几个月。山上人家,一入暑日,都成了“农家乐”。

每天清晨,第一个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就是婆婆。整理好需要晾晒的黑乎乎的黄精,她要去菜地采摘黄瓜、茄子、南瓜、青菜、番茄,中午就摆上了我们的餐桌。那些魂儿未离的菜,入口新鲜而糯软。我曾随她去地里摘菜,钻进菜地,看到一排排挂满小番茄的棚架,搭得结实又漂亮。她说,你边摘边吃,那才叫新鲜。

有一天大热,晚饭前,她让人到西瓜地里摘几个瓜来,切开摆上桌。对着客人说,这是我种的瓜,你们都尝尝,甜不?我咬了一大口,不仅甜,还清冽水灵。婆婆听了大家夸她,皱纹里荡漾开的笑容,舒坦又有些羞涩。也常有一些客人没到天凉提前下山回家,她会在前一天下午,叮嘱媳妇:晚饭给他们上一个全鸭煲,欢送。

有几天婆婆病了,两位避暑的老大姐问症出方。她知道,这两位大姐都是癌症在身的病人。后来婆婆对我说,这世道,还是好人多啊。

79岁的那位大姐,曾在部队从医,丈夫是山东汉子,从部队转业在政府机关任职,81岁,依然伟岸挺拔。两人上山前,妻子刚开完刀,做了化疗。下山还要继续化疗。之前在海南旅游,小便连续几天出血,丈夫大惊,晚上无法入睡。她安慰:不用怕,你就当我经血来了。医生慰言,丈夫似有一丝平息。飞回杭州手术,肿瘤已大,开第二刀时,切除了邻近的器官。医生告诉她,大小化疗任你选,如小化疗,只能维持两三年生命。她冷静地对丈夫说:大化疗对我这样的年龄,身体会垮掉,我就好好陪你两三年吧,我们四处去看风景、尝美食,把最后的日子过好。丈夫答应,却一脸不忍的肃穆。

每天早上,两老在森林里的山道上踽踽而行。妻子满头黑发(她说是基因所致),花裙飘逸;丈夫腰板挺直,头戴草帽。远看背影,恰如一对中年夫妻在林间赏花闻啼。

另一位也已年近七十。第一次见到她,恍然觉得与我母亲的面貌甚像,也是一样的温婉端庄,便有几分亲切。她被大家笑称为“政委”,是她把“避暑团”十来个人的生活操持得细心周到。“团长”管“方向”,细琐之事,都由她认领。哪里看得出,就在几个月前,连续切除了甲状腺和肺部两处肿瘤。

男人们午睡醒来,打扑克、玩麻将,她已将水果摆在了客厅的桌上。团里有人下山回家,她会去地里摘几个黄瓜,让他们路上解渴。那天,有个男人突然聊起想吃白切肉,她听着记住了。第二天早晨5点多,卖肉的车开到了院子里,她闻声,从三楼赶紧下来,站在车旁,指着那一扇冒着热气的猪身,对屠夫说,你给我切一块五花肉。午饭时,肥瘦相间的白切肉,摆上了餐桌。蘸了蒜泥酱油,白白的肉片送入了每个人的嘴里。男人们叫好声一片:真香啊!她看着,听着,只是温和地笑,好像自己掏出的钱值了,说:晚上还有。

她和先生要先行回家,店里的男人女人都来送他们。那位婆婆一直走到车窗前,腰上裹着的护腰,正是她快递买来送给婆婆的,让婆婆慢慢地站了起来。

山间的夏日,晚上是最舒适的。月光下,院子里微风轻拂。平时干活总带着笑意的那个帮工,坐下与我们一起闲聊。她念叨着两位癌病老人的生活点滴,说:愁也一天,乐也一天,每一天,都要快快乐乐地过。她生性喜乐、活干得认真,在座的一位大妈很喜欢她,要带她回杭州做住家保姆。她笑着应道:我还欠着盖房子的债呢,去不了,回自己村里后,要多干活,多挣钱,还债。她的眼神里,看不出一丁点儿债如山压的惶急。

我们回家的那天上午,79岁的大姐和她的丈夫来送我们,他们下午也要回家了。我握着他们的手,向他们告别,心中默默地祈愿着,这样豁达坚强的老人,他们一定会相伴着,走得更远……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一位平时不善言声的男人,在一起散步时,曾对我感慨地说:有些女人,内心真是刚强,有了她们,过日子,不会暗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