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本市食盐储备充足市民没有必要囤货 沪启动针对性排查  重点检查涉日食品 盲目抢购,没必要! 朝鲜强烈谴责  韩国维持禁令 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第10版:综合/国际 2023-08-25

盲目抢购,没必要!

方翔

昨天晚间,中盐集团发布声明称,部分区域市场发生食盐抢购,电商及部分商超渠道有短时缺货现象,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请消费者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消息的影响,多地出现“抢盐潮”。一个“抢”字,似曾相识: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9.0级大地震,核电站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质,当时也曾经出现“抢盐潮”,一名武汉市民一次采购13000斤食盐上了热搜。一个“抢”字,也暗含许多心理因素,让理性的堤坝瞬间被冲垮。面对这次“抢盐潮”,有网友笑问:“2011年囤的盐吃完了吗?”

社交媒体以及电商的发展,让一些人的抢购从过去的食盐扩展到了日本水产替代品,甚至连核辐射检测仪等也卖爆了。一些商家似乎看到了商机,在商品宣传上做足暗示。然而,在盲目抢购后,除了商品占据家里的空间之外,像核辐射检测仪,对普通民众来说,由于缺乏专业检测知识,很难发现辐射的波动,使用价值并不大。

面对盲目抢购,除了需要人们多一份清醒,少一些冲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之外,更需要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敢于“亮家底”,迅速而及时地向社会提供有关商品供求、价格变动的详细信息,消除人们的担忧,就像此次中盐集团在声明中提到,在我国食盐产品结构中,井矿盐占比达87%,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市场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防止“搭车涨价”和不正当竞争,依法严打不良商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违法行为。通过引导理性消费,防止因抢购、囤积等引起物价上涨,舒缓人们的恐慌情绪。

从过去历次抢购风潮来看,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种“自我安慰”,并不会让生活更美好,反倒可能加重焦虑情绪。多关注些权威信息,少些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如此才能避免因盲目抢购带来的麻烦和损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