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沪产食品外包装100%赋码可追溯 从此,他们成为“复旦人” 众人事好商量,有困难一起帮!
第2版:要闻 2023-08-27

众人事好商量,有困难一起帮!

青浦区盈浦街道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打造“温暖家”有妙方

居民共同参与打造的“老来乐”客厅

西部花苑社区地处青浦区盈浦街道中心位置,是有着26年历史的老小区。近年来,盈浦街道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组织凝聚,不断完善社区志愿网络,拓展服务功能,构建起亲邻、睦邻、助邻的新型社区关系,用有温度、更精细的服务照亮居民美好生活,绘制民生幸福画卷。

协商楼道的事

“王阿姨,这段时间电梯用得怎么样啊?”

“很好!电梯漂亮也实用,有了它,老年人下楼买菜、遛弯都方便多啦!”

老旧小区装上新电梯,虽然只是城市更新中小小的一环,却撬动着居民的幸福。7月13日上午,盈浦街道城建中心党支部和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开展“破解难题、同心同向促加梯”党建联建活动。座谈会前进行回访,听取西部花苑二区10号楼首台电梯启用后居民的使用感受。业主王阿姨从5楼坐电梯到一楼来迎接,笑着招呼大家到家里坐坐。在电梯加装的过程中,王阿姨跑前跑后,对整栋楼的居民进行讲解宣传,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让更多居民主动参与进来。

盈浦街道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通过“楼管会”牵头,利用“佐邻友里”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对加装电梯、墙面改造、改善楼道公共设施等涉及居民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实际问题进行听证、协商、评议,集中民智、凝聚民心、聚合民力,提升楼道居民的自治能级。

关爱身边的人

西部花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朱珠告诉记者,为打造党建引领下“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西部花苑党总支着力构建“党总支—片区干部—楼组长或单元长—志愿者”组成的四级党建网络,385名在职党员、162名社区党员分布于186个楼道内,形成以党员为骨干的“楼管会”,使党建触角从社区延伸至楼道。

设立“佐邻友里”工作室,形成常态服务品牌,为基层治理增效赋能。通过“佐邻友里”志愿服务网络,及时排摸发现本楼道内高龄、独居、重病、伤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发动楼组成员、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等开展结对帮扶,传递邻里温暖,发扬敦亲睦邻好风尚。

“王老师法律工作室”在西部花苑社区家喻户晓。作为一名退休党员,王敏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协调化解大量的矛盾纠纷,提供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法律咨询服务。据悉,“王老师法律工作室”涉及婚姻、家庭、物业、动拆迁、民间借贷等方方面面咨询。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计接受法律咨询11790次,居民满意率达100%。“通过法律咨询能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真正使法律知识走到我们身边、走进我们心里。”西部花苑社区的陈老伯说道。发挥集体的“能”

发挥楼道内党员、居民骨干引领示范作用,西部花苑社区还建立“楼道微讯”平台,及时传达社区动态、收集社区民意,协助解决邻里事务;挖掘楼道达人,参与“美丽楼道”创建,丰富邻里生活,提升楼道居民的幸福感。

西部花苑二区9—10号过街楼是紧邻社区门岗的公用楼道,也是一处被圈多年的“私地”,小部分居民隔三差五,自发定点聚集。因为没有休息桌椅,居民们便将小区内扔掉的旧桌椅,收拾干净后摆放在此。为了看护这些“家当”,在楼道下用围布、席子围了起来,原本破旧的过道也因此变得格外“扎眼”。

为改变这一现象,盈浦街道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通过社区议事会多次实地调研、商议方案,决定因势利导,将此处打造成为社区“微家”。随着石桌、石椅、防腐木围栏、绿色墙面、黑板报、儿童游戏版面的设置,环境有了改变,不仅成为大家共同的休憩之所,更成了居民“家门口”聊天游戏的阵地,也是垃圾分类积点服务窗口。社区居民自发地为微家起了名、题了字——听汐廊,还主动担起了场地的清扫任务。脏乱地“改头换面”,从此,社区“微家”成为居民发挥作用、服务社区的“窗口”。 本报记者 杨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