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彦
今年的月饼,我已经提前收到了。
昨晚以书评作者的身份应邀出席一个新书分享会。师弟,也是新书的编辑老师,塞给我一个纸盒。我一看,哇,是我们共同的母校浙江大学大食堂出的月饼。这可真是“礼不轻情义重”啊!
童年在靠近江苏淮安的一个乡村小学度过,每到中秋节,身为教师的母亲一定亲手做月饼。发面馒头,黑芝麻白糖馅,乡下土话曰“糖饼”。回望童年,一个个圆圆白白的“糖饼”,好像中秋圆月那么可爱。
研究生毕业后到上海工作,在申城过了13个中秋节。记得有一年中秋,我半工作半旅游,竟然寓在了一位荷兰摄影师朋友的阿姆斯特丹家里。那晚,我下厨做中国菜,其中有一个是四喜烤麸。我一共花了两个多小时做晚饭,其间摄影师朋友的女儿问我:“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吃饭?”随后,她打开了一包芝士和一瓶白葡萄酒,我们一起先吃点垫垫肚子。晚饭后,我打开了一盒从上海带去的港产月饼,分给大家吃,一起过中秋。
从上海搬到杭州,宅老城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我也不改其乐,转眼在杭州已经过了8个中秋节。
在杭州怎样过中秋节呢?
到各大寺庙买现烤素月饼。每年离中秋还有个把月,“老杭州”心里的“闹钟”就响了——该去寺庙里排队买“筒儿月饼了”。灵隐天竺,香积永福,各大寺庙都会推出现烤素月。黑麻椒盐、莲蓉豆沙、百果玫瑰,8个一份,用油纸包装,有的寺庙还配上师父们自己种的上好禅茶。中秋之夜,吃月饼,喝禅茶,赏圆月,是古钱塘的新“杭儿风”。
前日早饭后,我骑车从家出发,过北山路、灵隐路,到灵隐寺。过了灵隐寺,上灵竺路、天竺路。天竺路左手,茶农现炒现卖秋茶(龙井茶按时间,分为头茶、二茶、三茶、四茶。中秋节前夕炒的茶就是四茶,茶农也称“秋茶”);右手,小溪歌唱,青山是茶。再往前,依次是三天竺法镜寺、中天竺法净寺、上天竺法喜寺。买了87岁阿姨自己炒的龙井茶,在中天竺烧了香,买寺里现烤的玫瑰素月饼吃。
吃完一鼓作气骑车回家,再泡杯酽酽的龙井茶。边喝茶边寻思,今年中秋到哪里去赏月呢?
翻开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榼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湖边赏月乃杭州流传了千年的传统,“平湖秋月”自从南宋起就是“西湖十景”之一了。如果不怕挤,可以一试。
再参考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方知南宋时的杭州人,富者“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登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贫者“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有钱也好,没钱也好,月亮会公平地把清辉洒到每个人的身上。在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之际,不如举杯同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