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熟悉的陌生人 “淘书乐”乐淘淘 上海书城  焕新归来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3-10-25
经过近两年改建,将于十月二十八日开张

上海书城 焕新归来

颜如玉效果图

书城外景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黄金屋效果图

去福州路,逛上海书城,是上海书迷钟爱的日常活动。经过近两年的改建,这座用书本搭建起来的“新城”即将在10月28日回归。

入夜,书城如同晶莹璀璨的宫殿,白天,铝板和玻璃的结合体的外观,在光线的折射下显出斑驳丰富的效果。外观线条简洁明快的书城点亮了周边的街道,即将开幕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的路人时不时地会驻足观望。

建筑设计师俞挺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墙上其实是一幅定格浦江两岸美景的摄影作品,隐入光影的纹路中,可以依稀分辨出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以及它们在江面的倒影。”

搭建一座“书城”

俞挺说:“是书城和福州路的城市关系触动了我的设计。”改建完毕的上海书城,招牌尚未挂上,能够一目了然的是,原来的1楼大堂被打开了,成为一个公共文化广场,周围的街道如河流一般,而向上的红色“书山”把读者引入其中。为什么选红色给书山上色?既寓意此地的红色基因,也因为红色是俞挺偏爱的一个颜色。

改建后的上海书城最明显的特征是自二楼向上,每两层之间形成一个中庭,也是一个小型文化广场。三个中庭分别命名为黄金屋、颜如玉和千钟粟。每一部分用玻璃地板进行分隔,光线可以从顶楼贯通照射下来,照耀在“书山”上,也照耀在进入其中的读者身上。“我用书架做成了一个垂直城市,只有用空间塑造出线上无法提供的实体体验,才能把人吸引到书店里来。”俞挺说。

围绕着中庭的,是一些分隔开来的书屋,两翼则铺开了咖啡屋、文创区。

六楼有一个小剧场,创立于2020年的猫头鹰喜剧将入驻其中,与上海书城合作开展喜剧集市,推出全国首家在大型书店里的喜剧主题演绎空间。七楼有动漫的小型美术馆,上海插画艺术中心将在此落地。

精选十万好书

虽然有各种业态植入书城,但都围绕着书的主题。全新亮相后的上海书城对书目进行了重新盘点、归类、精选,二至七层的空间有序摆放了十余万种、几十万册的图书供读者阅览、选购。

二楼是“文渊一舸”区,收录了古今中外大量名人名著,按照作者国籍、著书时间等线索,全面而有序地将书籍呈现给读者,其中“作家书房”直接把作家的书房搬进了书城,在书城这个公共空间中划分出的一块“私人领域”,让读者能于静谧舒适的环境中收获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三楼作为社科的大本营,精选的党政类书籍质量较高,且大多新鲜出炉,历史类图书严谨却不枯燥,经管类图书实用又不冗长,哲学类图书养性但不说教。配套了“名品、名餐、茗茶”三位一体的业态,在适当活跃整层楼学识学问氛围的同时,也能提供读者休息、书友社交的惬意场所。

四楼为“童心启航”区,选择了同时兼具教育和娱乐价值的儿童图书,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五楼教辅书的挑选包含了学生各个学习阶段,为学习提供助力。六楼图书以生活休闲与艺术类图书为主,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为目标。七楼囊括了学术专业和艺术设计类型的书籍,为读者提供多层次、更专业的前沿成果。

线上有什么

10月28日重新亮相当天,上海书城即将发布“新华悦读”品牌,推动全民阅读,传递快乐阅读的精髓,以书为媒,链接企业、政府单位和学校等各个领域,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上线“上海书城App”,为读者提供线上线下双重服务,让读者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上海的阅读氛围。

上海书城不仅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还会举办各类阅读活动和讲座。“读点历史,学点智慧”《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新书分享会、“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梁永安新书读者见面会等24场活动将于10月28日、29日两天率先登场,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全民阅读的行列中来。同时,上海书城将通过App发放百万优惠券,为读者提供优惠。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