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飞集团智能化车间内机械手在操作 吴潮宏 摄
这是神奇的金华,“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这是难忘的金华,不再只有“火腿香”,更有新变化、新惊喜。近日,“全国晚报总编金华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媒体人行走在八婺山水间,实地感受“浙中大花园”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秀,探寻“开放‘金枢纽’”的蓬勃生机、发展活力。
养猪“玩”出花样
舒适宽敞,夏有空调冬有地暖,这是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里的猪舍。吃原粮、茶叶、喝泉水、听音乐、玩玩具,这是牧场小猪们的日常。两头乌是金华自古就有、极具辨识度的物种,牧场就是金华推进产业融合、打造具有金华特色的高品位农旅项目。在占地约1200亩的牧场里,有文博中心、5G智慧养殖中心、欢乐小猪村、城堡花园四大主题板块,集合了两头乌智慧养殖观光、科普教育、研学团建、休闲旅游、美食体验等特色活动。“我们的老本行就是养猪,但现在要‘玩’点不一样的。”牧场创始人沈建军说。据不完全统计,15元/根的两头乌烤肠,高峰期平均日卖2万余根。牧场开园至今,累计接待游客超12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小猪猪”飞起来了,但金华在做的远不止于此。在飞扬智能制造小镇,近年来,以今飞和万里扬为龙头的飞扬智能制造工业平台将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和开放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打造摆在经济发展首要位置,狠抓新材料、汽摩零部件转型升级和优质企业培育,全力打造以“智能制造、科技研发”为引领的智慧工厂、智慧平台,助推产业做优做特、做精做新。
做“内地的沿海”
金华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承载地,是名副其实的浙中物流中心,也是内陆地区的货源腹地。金东区铁路金华南货场旁的华东国际联运港正是金华打造的集“一带一路”国际班列、海铁联运、公铁联运于一体的内陆国际陆港。一张地图展开了华东国际联运港的广阔蓝图:从这里出发向南,中老国际货运列车经云南磨憨口岸出境行至老挝万象,打开东盟物流通道;向北,货物可达蒙古、俄罗斯等国;向西,开出的是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义新欧”班列;向东,对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海铁联运”通达世界。开通5年多来,22条国际货运线路累计发出21.3万个标箱,“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目前已联通欧亚50多个国家160余个城市,运送货值累计超480亿元。通过多式联运的高效组合,金华正从“沿海的内地”向“内地的沿海”跨越。
目光转向位于金东区正涵街的金义综合保税区。一辆辆大货车正满载货物而出,车上装的是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大宗商品指定现货交收仓发出的铜铝等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另一边,一辆辆货车载着来自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铜、铝、棉纱等大宗商品,在关区门口等待海关查验。怎么做到翌日送达?“苏浙沪消费者从平台购买的进口奶粉基本都是从我们这里出的货,日均发货量约5000吨。”现场负责人王俊介绍,华东地区80%以上进口宠物粮、浙江地区三分之一的坚果通过这里进口。
打造“千万工程”
金秋的金华乡村,桂花香扑面而来。在这片“连空气都是甜的”的希望田野上,正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无限生机。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是国际研学村,这里是“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首季中心营地。原本只是普通小村,因为村民的朴素热情、自带流量的传统民俗体验和“活”起来的古建筑,摇身一变成为对外展示文化自信的文化“金枢纽”。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依托秀丽山水和历史发展文旅产业,建成诗画岩头文化产业园等旅游项目,被称为“村庄即景区”。婺城区琅琊镇泉口村利用铁店窑文创基地,以“窑、农耕、酒、电商”四大主题文化为核心,探索出一条“窑”旺未来、“农耕”当下、“酒”富盛名的研学共富路。
文化自信、农旅融合,在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中探寻“振兴密码”,这些蝶变中的新农村是“千万工程”金华实践的生动写照。
翁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