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多位知名人士因胰腺癌英年早逝令人痛惜,更引发大众关注。
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性、难治性消化道肿瘤,具有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发展速度快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至今仍是恶性肿瘤最难以攻克的堡垒之一。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于被忽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不足5%。约60%的患者首诊时已转移,约30%的患者首诊时处于局部进展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患者往往陷入二线及后续治疗选择极为有限、预后不佳的困境。
上海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金钢教授认为,胰腺癌治疗领域需从三方面寻找突破口:第一,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于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生存时间尽可能延长,生活质量尽可能提高。第二,通过新辅助治疗手段,为原先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创造手术条件和机会。因为手术仍是胰腺癌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胰腺癌得到根治的唯一手段。第三,精进术后管理。对于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应及时完成预防性化疗,从而有效延长患者5年生存期。
胰腺癌正在迈入综合治疗阶段。单一学科无法满足胰腺癌患者治疗全程的需求,面对胰腺癌挑战,患者也离不开人文关怀与心理支持。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及支持治疗等,以上治疗手段的合理应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临床需要依靠化疗等手段来应对胰腺癌的全身性转移、局部复发等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王理伟教授指出,化疗是目前胰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研发或改进新型化疗药物载体系统是提升化疗疗效的关键。伊立替康脂质体通过改变普通伊立替康的剂型,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降低了药物毒性。王理伟教授强调,突破瓶颈的新发现、新成果皆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积极创新与尝试所得,全球学界正在积极推进类似研究,相信这些努力必定会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发展。 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