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博文
久未回家乡,吉林省延吉市,这座曾经安静的小城忽然热闹起来。
“有些卖辣白菜的,一天能卖四五万元。”“旅拍店两年新开几百家。”“满城都是‘南方小土豆’。”下了火车,在回家的出租车里,司机张师傅和我分享着这些因赶上文旅风口的致富故事。然而,对于这座边陲小城突然火爆的原因,年纪偏大的张师傅却摸不着头脑,只知道是“网上火的”。
似乎每一位来到延吉旅游的游客都有一个“出片”的愿望。
位于延边大学对面的“网红墙”曾经只是大学城附近一座普通的商业建筑,本地人就叫它“延大对面”。也不知是谁率先发现了中韩双语霓虹灯店招的独特风情。如今,与网红墙同框打卡已成“必选动作”。入夜,霓虹灯的店招随着城市灯火一同点亮。若是天空飘雪,那就更不得了了。找准角度,举起相机“咔嚓”一声,如同穿越到韩剧里的浪漫世界。
另外一个旅拍网红地就是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了。进入民俗园,游客们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飞檐、矮墙之间穿梭游园。湖南来的旅拍摄影师郑泽向我分析了出片的秘诀:“其实是因为它还原传统民居还原得好。不论是门还是窗,都带有纵横交错的细木格子。屋檐是扁平上翘的,十分有意思……”
延吉是一座被发现的宝藏。家附近的早市也成了游客必逛“景点”。清早四时半,在延吉河的河堤上,东方水上市场已一片热气蒸腾。汤饭、江米鸡、鱼饼年糕、土豆饺子……各种吃食琳琅满目。买菜的人提着塑料袋,游客混杂其间也提着各种塑料袋,分不清谁是来旅游的。本地人常去的拌饭老店,爱逛的街区,都成了游客们聚集的地方。就连在人民公园里跳舞的朝鲜族阿姨爷叔,也有人专程来看,长鼓架起,圆鼓敲起。柳树下的音响里放着动感十足的朝鲜语歌曲,阿姨们身穿彩色朝鲜族长裙,爷叔们穿着西装戴着墨镜,快乐舞动着。看到有些游客拿起相机想要记录下这一生动瞬间,阿姨爷叔们就会迎上去,在他的面前跳个不停。在小红书上,他们的舞蹈被游客们称为“高端版广场舞”。
缺少名山大川、文人古迹,边陲小城延吉何以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突围而出,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气目的地?“网红”背后,是动人的城市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