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春天犯困正常,但也要警惕 热得更极端,冷得也更极端 赶走“春困”赴一场浪漫花约
第5版:综合新闻 2024-03-23
今天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气候行动迫在眉睫

热得更极端,冷得也更极端

本报讯(记者 马丹)极端天气频现,气候危机日益凸显,今天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为“气候行动最前线”。专家提醒,气候行动已迫在眉睫,积极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发展趋势。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报告,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我国也不例外。昨天,中国天气网联合国家气候中心公布的一组分析调查显示,2023年,我国平均气温达到10.7℃,刷新了2021年才创下的最暖纪录,成为新的“史上最热年”。1951年以来的73年间最热的三年为2021年、2022年、2023年。

调查显示,我国一年四季都在悄悄变暖,只不过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极端气温的频繁出现,已经让气候变化变得更为直观。比如,2023年初夏,华北、黄淮地区接连遭遇五轮高温热浪。“21世纪以来极端暖事件频发,破纪录已成常态。全球变暖并不是普遍而均匀的升温,而是热得更极端,冷得也更极端。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出现明显增温,大气经向型环流更加突出,这些都有利于强寒潮的出现。”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提醒,这也是为什么21世纪以来,我国极端冷事件的数量虽有所减少,但强度并未减弱。

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单个极端事件上。上海市气候中心朱雪妍博士说,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说2023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回归。“去年5月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12月达到峰值,2024年1月开始衰减,并预计在4月份前后结束。这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强度居历史第五位。尽管这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峰值已经过去,但是,影响仍将继续。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对次年夏季的影响比较强,比如,1998年汛期我国出现了持续暴雨,并引发流域性洪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