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上海时装周  迎接全球买手“淘宝” 聚焦新规划  启动20个乡村试点
第6版:上海新闻 2024-03-28
保护“滩水林田湖草荡”,塑造“沪派江南”样本

聚焦新规划 启动20个乡村试点

青浦金泽西岑村 采访对象 供图

昨天,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通过市委常委会审议,本市规划初步确定20个乡村风貌单元试点,并形成专项行动计划安排。

“六域、八脉、十二意象”

上海这片土地上,郊野乡村空间占比近六成,承载珍贵的生态自然之本、城市文明之源。吴淞江、黄浦江浩浩荡荡而过、日夜奔流,千百条支河如脉动的血管,滋养生息。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浦江上游的九峰三泖、江南民众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风土人情,绵延千百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个性。然而,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扩张,水田林路村的村域格局和聚落肌理,缺乏系统化的保护与传承措施,乡村自然空间和历史民居文化不可避免地急速衰落演变,给乡村的自然空间特色带来了挑战。

“沪派江南”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更深更源远流长的文脉,它的内涵包括了自然水田格局、村域聚落形态、民居建筑及非物质文化。专项规划以郊野乡村地区“滩水林田湖草荡”蓝绿空间为基底,追溯乡村空间历史脉络,提炼具有典型辨识度的“沪派江南”空间意象表达,识别构建“六域、八脉、十二意象”的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实施多层次、分区域规划控制和设计引导。

■“六域”以水系为主要框架,结合自然地理边界和调研普查实证分析,以空间类型学辨识出上海乡土空间中最具特色、最具识别度的6类地貌特征域片,分别为湖沼荡田、曲水泾浜、河口沙岛、滨海港塘、泾河低地和九峰三泖域片。

■“八脉”由长江、黄浦江、吴淞江、金汇港、大治河、蕰藻浜、浦东运河和油墩港8条主干水系组成的蓝色水脉,是串联6域片、塑造12分区意象风貌特征的重要骨架和主脉。

■“十二意象”在6类地貌特征域片中,经进一步提炼识别,细分出12种乡村风貌肌理形态片区。根据典型空间形态,分别勾画描述分区意象,具体为珠链、纤网、星络、鱼脊、螺纹、横波、年轮、羽扇、川流、疏枝、棋盘和峰泖。针对每一类型意象分区,规划进行历史追溯,并就空间意象描述特征,提出片区风貌保护发展引导要求,强化保护传承的整体性。

划定148个乡村风貌单元

自2014年起,市规划资源局组织进行系列乡村调研,并将调研成果汇编成册,包括《上海江南水乡传统建筑元素普查和提炼研究》《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和建设导则》《上海乡村传统建筑元素》等,编撰出版《上海乡村空间历史图记》,积淀丰厚的历史学、建筑学、社会学史料基础。

2023年夏季,一支近300人的风貌普查调研队伍再次集结,涵盖规划师、建筑师、高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等专业技术调查团队,调查范围覆盖全市9个涉农区、108个镇、1556个行政村。这次特色村落风貌深度普查、大调研,对上海村域空间、聚落肌理、传统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特征以及乡风民俗、传统手工等非物质文化遗存形成了保护与利用目录。

调研普查初步筛选出全市乡村风貌重点村196个,其中青浦区最多,有40个,其次是金山区32个、崇明区31个。依托这些村落,规划部门以主要河流、道路等地理边界,按照10至20平方公里规模,共划定148个乡村风貌单元,作为特色村落、沪派民居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空间载体。此外,还发掘出具有传统风貌价值的历史老街53条、古桥260座等。

结合专项规划,上海将于近期聚焦20个乡村风貌单元试点,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到今年底,将对照特色村落风貌设计指引,高质量完成20个试点的规划设计任务;到2027年底,高起点启动20个试点的风貌保护与发展建设任务,塑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沪派江南”风貌保护传承示范样本。

目前,先行在青浦金泽西岑村、松江佘山镇刘家山村和浦东三林筠溪小镇开展试点。其中,青浦区金泽镇西岑村,坐拥世界级水乡生态基地,集聚科创产业人群,将通过“蓝绿环绕+金色打底+科技赋能”,着力打造具备科技范、中国风、江南韵、上海派的世界水乡理想村。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