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草原上的春天(摄影) 门面和脸面 烟花,会因你而开 樱花之约 乌贼与鱿鱼 握别旧日
第14版:夜光杯 2024-04-09

烟花,会因你而开

林筱瑾

退休后,历经三年闲散的旅行生活,决定迁回老巢居住。

这个阔别了近十年的老巢,位于浦东联洋。因常住人口来自全国,坊间一直未有太多交集。十年不长也不短,曾经的邻居换了一茬,社区于我依然是白纸一张。

夏日,信箱里送来一份《联洋新社区》报,程十发题写的报名顷刻唤醒久违的记忆,原来你还在这里!二十年前初入住,就收到这份彩印小报,纸媒发达的时代,社区发行报纸是件稀罕事,高级感的纸质,让人打心眼里自豪。某一年国庆节,为了最佳角度观赏小区边世纪公园的烟花,我呼朋唤友去订紧邻公园的酒店,写成小文《贴隔壁住酒店》投到社区报,幸以发表,遂成联洋记忆的一个亮点。

眼前八版小报,新闻、教育、老外生活和文学天地内容齐全,视线又被最后的编辑招聘启事吸引。报社办公室就在小区的马路对面,“无所事事”中人可否凭对码字的爱好,挑战编辑工作,也顺一下对“神秘”联洋的了解?我暗想。

说做就做,回复很快来了,一月后我如愿成为社区报的小编。拜师顺利,我参与配合采编、审核、排版,又结识了常年供稿的社区文学沙龙八秩沈老师。这份民间资金办的报纸,由联洋无数公益人奉献时间、经验和人脉资源,甚至投入资金,自发光的风采令人感佩。

前年春,因疫情社区报发行停摆,编组成员身体力行投入抗疫,用时文简报记录百日风雨里社区菁英微自治的智慧担当以及患难与共凝成的新沪上邻里关系。小编的电脑前,文学沙龙来稿默默地显现出一组社区群像:编、印、快递一条龙服务的“孤家寡人”出版社社长,边种地边翻译出书的菜根园主,公益红娘团长,红学研读和义务推广教授,诗书摄三栖明星老校长,志愿者达人,老骥伏枥的军队诗人,一半时间人在旅途的灵魂伴侣……

已届20岁龄的社区文学沙龙群,人均70岁高龄。这个知识长者群落,能否开启一个以文化为内核的抱团精神养老模式?机缘巧合,借由小编的工作,我走进这个沙龙,不知不觉中有了使命。

手机中联洋好友渐渐增加。文友吴姐、徐姐听了《贴隔壁住酒店》的故事后说,早知道就邀请我去她们家面朝公园的窗台看免费烟花啦!

如今,退而不休的平凡世界里心怀善念,匀一半的心力奔赴,燃放几许烟花一样的微光,足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