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品牌大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上海文化品牌大会专家评审、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郑崇选,请他就“文化品牌要创造日常生活的诗意与美好”这一话题发表看法。
问:文化品牌与市民生活有什么联系吗?
答:只有与日常生活充分融合,并且切实地回应和满足民众多样丰富的文化需求,文化的品牌培育与成长,才可能具有勃勃生机与常新魅力。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品牌之路,对于文化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问:为什么说上海市民文化节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品牌?
答:今年市民文化节的主题聚焦“人民城市 人人出彩”。认识美、体验美、展示美、创造美,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全民美育赋能上海市民文化节进一步提质升维,不仅在上海家喻户晓,在全国也早已打响知名度的市民文化节确实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品牌。
问:上海文化品牌打造的关键点在哪里?
答: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既要不断充实滋养已有的文化品牌,传承上海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和发展,准确把握广大市民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需求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提取文化品牌得以成长的内在基因,不断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
问:最近您觉得哪部文艺作品能成为上海文化品牌?
答:《繁花》,一部剧点燃一座城。该剧生动细腻的风格化影像中,充溢着海派文化的独特神韵,似乎只可意会,但又让人沉醉其中,成为优秀原创IP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最佳范例。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