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艺术不言 那支古怪的笔破云穿越 古代流行音乐何以流传当代 《城中之城》:“商战剧”的新探索 好的文化品牌是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诗意与美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4-04-21

好的文化品牌是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诗意与美

◆ 郑崇选

本周,上海文化品牌大会在上图东馆举行。代表最广大人民审美追求的上海市民文化节,是有口皆碑的上海文化品牌。此前,“城市美育日”在上海全市各个区次第绽放,上海市民文化节如约而至。本年度市民文化节的主题聚焦“人民城市 人人出彩”,在文化场馆、街区、水岸、公园、绿地、广场等多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美育活动,认识美、体验美、展示美、创造美,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全民美育赋能上海市民文化节进一步提质升维。

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上海市民文化节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品牌,不仅在上海家喻户晓,而且在全国也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品牌之路对于文化品牌的打造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只有与日常生活世界充分融合,并且切实呼应和满足民众多样丰富的文化需求,文化品牌的培育与成长才可能具有勃勃的生机与常新的魅力,而不是如灿烂烟火,虽一时光彩夺目,却眨眼即逝。

文化品牌是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质、文脉传承、民众文化需求、对外文化影响最为集中的载体。新时代的上海文化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累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其深沉的历史底蕴与形态的五彩斑斓彰显了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神采,同时也不断生成类型多样的文化品牌,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熔铸了上海文化品牌的丰厚内涵。上海文化品牌的打造既要不断充实滋养已有的文化品牌,传承上海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更为重要的是要创新和发展,准确把握广大市民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需求特点,在无所不在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提取文化品牌得以成长的内在基因,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甚至是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上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供给成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内涵。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上海从“十二五”就开始布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系统框架,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整体推进,上海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上海打造了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良好效应,具体表现在创新运行机制、激活文化空间、丰富文化供给、活化文化资源等多个方面。

文化原创方面,近年来“上海出品”渐入佳境,大量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文艺佳作,现象级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见证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波澜壮阔和丰富多样的心灵图景。2023年岁末,电视剧《繁花》热播,成为网上网下现象级的文化事件,不仅掀起收视狂潮,更是打造了一个城市文化原创IP,一部剧点燃一座城。《繁花》讲述了时代大潮中精彩的上海故事,生动细腻的风格化影像之中充溢着海派文化的独特神韵,让人沉醉其中,人的命运和城的生长水乳交融,成为优秀原创IP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绝佳范例。

文化品牌的打造不仅要提升上海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上海文化的可见度,同时一个更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有充分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参与。无论是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还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新型文化形态的跨界融合,都不能脱离和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深深扎根于广博深邃的日常生活世界,文化品牌的打造才能超越网红效应的过分追逐,在静水流深的日常生活中引领上海文化在新的时代不断繁荣发展。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