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百年摩西会堂今启动修复 让党纪刻于心见于行 上海首个冷温室群亮相上植北区
第3版:要闻 2024-05-06

百年摩西会堂今启动修复

预计工程历时半年多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龙钢 记者 李一能)位于虹口区长阳路62号,见证了提篮桥一带岁月变迁的百年老建筑——摩西会堂,今天启动修复工程。记者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获悉,这栋建筑将进行从内至外的修复改造,预计整个工程历时半年多。

始建于1907年的摩西会堂,是栋青砖墙面、红砖斜尖顶的三层外廊式建筑,当时,由旅居在沪的犹太人兴建,1927年被改造为犹太教会堂。二战期间,在沪的大批犹太难民经常在此聚会。1956年,由于犹太难民回国,摩西会堂关闭。在那之后的数十年中,这栋建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它曾经做过政府的办公机构,也做过医院。

2007年,犹太难民纪念馆建成,摩西会堂承担了布展功能。随着纪念馆的扩大,有了专门的展示空间,这栋建筑被恢复成上世纪20年代的样子。为了让游客沉浸式地感受老建筑的风采,会堂还曾作为演出场所使用。观众可在复古的西式会堂内,近距离欣赏话剧、音乐会等。此次闭馆修复,也是为了能进一步拓展会堂的多功能使用空间。

近年来,这栋百年老建筑内部的许多构件,比如马赛克地砖、木质楼梯扶手、楼体的红砖等出现风化现象,需要进行修复。同时,近年来犹太难民纪念馆发现的新史料,也让修复工作有了新灵感,有助于会堂还原当初的样貌。

据了解,此次改造重点之一是会堂中央的约柜。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告诉记者,2007年修缮时,由于有些历史资料没有被发现,修缮还不完整。这次修缮将根据新发现的资料,让摩西会堂的约柜恢复历史状况,使得这栋建筑更具有历史的沉浸感。

改造中,还将对建筑外墙进行修补清水砖墙和勒脚、清水砖墙雕饰修补、清除砖墙植物病害等;对屋顶、露台的屋架进行修缮加固,更换损坏严重的木屋架;清洗马赛克地坪,更换管道,重新铺设吊顶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